20岳阳楼记(第3课时)课题岳阳楼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1、2。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复习。解释词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忧谗畏讥去国怀乡春和景明长烟一空2、翻译句子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思考讨论:1、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文章除了对“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进行了对比的描述之外,还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1、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己而悲”的感情;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复习旧知学生自读课文,再次体会文章思路。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2、①洞庭湖阴晴自然景物描写;②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③古仁人的忧乐观。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三、学习文章特色1、交流文中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文章特色。附有关板书:记叙:重修岳阳楼时间背景作“记”缘由描写:巴陵胜状空间——横无际涯时间——气象万千抒情:迁客骚人不同的悲喜之情议论: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课外延伸(一),1、请联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言之有理即可课外延伸(二)请说出您所知道的有关岳阳楼的诗句或对联。教师补充。三、师生总结全文学生交流讨论结合实际谈认识了解有关知识小结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