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目标: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1、课件展示不同角度的“泸定桥”风貌,播放歌曲。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齐读课题)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干些什么?)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看图片了解一下。(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到了铁索桥,你有什么感受吗?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走入诗歌。一、自读梳理感知寻疑1、出示自读提示:(1、请大家按照学过的自学方法自由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2、诗歌各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3、在课文的空白处或相应的地方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同时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弄不懂的请做上标记。(4、试着从文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自由读课文,合作交流。3、指名读,一人一小节。4、质疑。初次读了课文之后你们产生了什么有价值的问题?(预设学生的问题:.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等)二、细读解疑,合作助力。1、(过渡语)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也就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内容。2、分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你们小组的分工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合作学习的?(2、你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各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注意倾听,时刻准备发表你的见解并予以补充。3、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三、品读体味、赏思并行。(一)品读第1小节1.下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的第1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是啊!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谁愿意把诗人看到的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3.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真的看见了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在这样美好的意境里,如果此时是你站在铁索桥上,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谈感受)4.此时诗人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5.“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通过查字典知道的)查字典这个方法真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6.过渡:诗人此时为什么心潮汹涌激荡?他站在铁索桥上,都想到了什么呢?(二)品读第2、3小节7.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诗句读读,对自己喜欢的语句可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8.分组讨论交流。9.指名交流反馈,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①是啊!诗人想到了红军曾在这里强渡,这是怎样的一场激烈战斗啊?(课前让学生收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有关资料)查了资料的同学能介绍一下吗?(学生交流)想看看那精彩的一幕吗?(播放事先剪辑好的《飞夺泸定桥》的精彩片断)②同学们,这难忘的时刻诗人顾工凝聚在课文的第2小节,请你再读第2小节,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用CAI出示句子“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