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过程]一.导入谈话:古诗词赏析在近年来的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这种题型既能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的能力,又能检测学生的概括、表达的能力。根据《课程》和《考纲》的要求,2009年泰州市中考古诗词赏析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而是向课外延伸,重点考查学生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二.导学:巩固拓展延伸中考古诗词赏析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1.诗词形象的理解赏析。借助诗词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中的哲理;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透过诗词形象,准确理解诗词的主旨。2.诗词语言的理解赏析。古诗词的语言清新、质朴、绮丽、隽永、凝练、形象,抒情感强。考生要能评价具体词语的含义,特别是要能抓住饱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分析其含义及表达作用。3.诗词表达技巧的赏析。诗词特殊的魅力体现在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等的运用上,考生要能赏析诗词中采用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的艺术效果,赏析诗词中采用烘托、用典、曲笔、借古讽今、虚实相对、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的妙处,赏析诗词中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等修辞的作用。4.重要句子的分析理解和感悟。对于千古流传的佳句,考生要学会从内容、写法及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方面进行赏析。对于诗词中的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句子以及过渡句应加以品析。【典型例题】(2009·泰州)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回答问题。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①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1)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2)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1)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解析】这是诗歌赏析的综合题。第l题考查对这首词大意的理解与辨析。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以及对景物描写的理解,用拟人手法突出词人所处环境之恶劣的写法。第3题考查对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字眼是“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醒后犹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参考答案:(1)归来华发苍颜(2)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渲染了词人所处的恶劣环境;句中的“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了。(意对即可)(3)作者在词中流露出身居荒村陋室,凄凉孤寂之感,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的鲜明的爱国热情。(意对即可)三.导练:点拨诱导深入1.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回答问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四.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1.阅读李A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回答问题。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①谢朓,是李A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A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回答问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