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用爱起航爱是一盏明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在爱里居住。——题记一、个案缘起毛某某,男,10岁,我原来学校四年级学生。毛某在出入学时,就表现出与一般的学生有异的行为。在数学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正式作业有时自己做或者找人代写。可升到六年级时,开学没几天,就换了我这个年轻的女班主任,刚开始他还努力表现,不久,他对我的对抗性渐渐表露了出来。上课听着听着,突然间取出假蛇吓唬座位前后的女生,或者和班上的其他的孙某、强某(班上调皮、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共同搞恶作剧,在教室乱跑,不让其他学生听课。在校长的思品课堂上表现得规矩,数学老师一直没换,所以数学课上还听一部分,正式作业照样不做,总喜欢和老师套近乎。但女老师和原来的班主任及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共同探讨,也主动见天的找他谈心,但毛某今天说的很好,明天又是另一套做法。一次中午放学,回家途中他打了一个二年级的小女生,并恐吓其他学生不准告诉其家长。后来,那位女孩子家长很生气,在放学时等毛某,将他拉到校长跟前,以理谈之并警告毛某。毛某从此收敛了。每天上操时,他带头不去做,渐渐地也不准其他学生去上操。到了11月份时,他竟公然在语文课上不听或捣乱,使得其他学生没法上课。接着,毛某联合孙某在一次下午放学时,将教室里的课桌用刀子划得“伤痕累累”,后经家校联系,学校同意家长不开除毛某,但他表现规矩了近一个月,又开始捣乱了。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责备、教育,表现出抵触,甚至无理辩驳。因此被列为辅导对象。二、问题行为1、课堂纪律性差。毛某上课不专心,不止一次扰乱课堂秩序,视课堂为虚设。2、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出操这一集体活动也不愿参加,想去就去,毫无集体观念。3、还经常乱翻同学书包。4、打架。毛某后来常常无故扰乱女生,殴打胆小的男生,还不准告诉老师。有时还嫁祸于他人。5、破坏公物。集体财物不爱护,伙同他人破坏公共财产。三、背景资料。1、家庭管教情况父母常年做生意,对孩子管教的少。任由其发展。2、兴趣、性格四年级时还比较仗义,表现良好。喜欢结交社会不良青年,但六年级时性格上呈现了“两面性”,我行我素,没有约束。3、社交生活对老师及校领导的责备、教育,抵触,无理辩驳,当耳旁风。欺负同学,划破桌椅,扰乱上课秩序。4、学习成绩四年级时成绩中等,六年级时开始捣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四、分析与诊断毛某的成长环境是自由发展的,父母常年做生意,不管不问。毕业之际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心思全然不在学习上,欺负同学,扰乱课堂,不受约束,这是他缺乏家庭的温暖,受社会不良影响而造成心里营养不健全,这也是造成他不合群、行为习惯异常的原因。五、辅导策略1、多次家访,唤醒家长对孩子的关爱。2、将心里辅导建立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3、找准适当的时机,了解毛某的动态,以班级的温暖感化他。4、寻找机会灌输法制观念及法律意识,配合适当的强制手段,约束毛某的不良行为。5、尝试以书籍熏陶法来改变他。六、辅导过程1、利用课堂教学,随机实施辅导。在品德课与班会课上,讲解有关青少年和学生问题行为的事实,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回答:“假如你是剧中的主角,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办?”让毛某正确辨析是非,使其潜移默化。通过法律的宣讲使其震撼,加上内心的感化,毛某行为有所收敛。2、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指导亲子教育。与毛某的父母交谈、沟通,统一思想,争取家长的支持。多次家访或电话联系进一步及时地与家长建立互动联系,对症下药,及时辅导。我建议毛某的父母要多抽时间陪毛某,多与其交谈,尽量了解他在学校的学习、同学相处情况,了解他的喜好、烦恼,成为他的朋友,关注他的内心世界。3、利用适当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经常寻找机会与毛某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课间常常有意找他进办公室谈心;放寒假时,我给他买新的文具盒;平时购买励志的书籍给他。尽量发觉他的闪光点,哪天表现良好,没有欺负同学的情况出现,及时加以赞扬。平时主动了解毛某内心深处的行为动机和对外界环境的种种想法。4、建立校内辅导网络把毛某的情况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