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骆驼》教学设计授课人:张彦青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难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大家一起猜谜语: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2·简介骆驼资料:沙漠之舟,商旅重要的交通工具。3·导入新课:有位商人的骆驼丢了,咱么一起帮他找骆驼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要点: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该怎样学?(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这是一则读后会让人变得更聪明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件演示留空的主要内容)(二)·明确学习要点:1·刚才就有学生说要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读来学习这一课,谁来读一读。(课件展示)2·指名读。3·导读中的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4·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三·根据提示自学填表,汇报交流解决问题:1·根据提示要求学生自由读文,并按照要求的学习步骤完成导学案中的表格题。(课件出示学习步骤)1·记住问题,认真读文。2·反复阅读,找到相关段落。3·拿笔勾出有关语句。4·填书作答。(学案55页表格)5·对照交流。2·学生按要求自学,填表格。3·汇报交流第一个问题,商人走失骆驼的特点:要求学生回答要完整。(课件填表)4·交流第二个问题,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利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课件填表展示)5·请男同学读“看见”的内容,女同学读“知道”的内容。6·根据推测知道故事结果:跟着脚印找到骆驼。(课件出示故事结果)四·深入理解老人,提炼课文中心。1·为什么老人能如此准确的推测出骆驼的特点呢?(课件出示)2·学生表达,老师相机板书老人品质。3·为什么商人就不知道按照脚印去找他的骆驼呢?4·学生发觉商人的缺点。板书避免商人的失误的词语。五·对话重点讲解,分角色朗读:(课件展示对话重点)1·回顾课文,你们会发现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其实对话本身就是一种表达手法。2·为了避免对话形式的单一,所以说话的人可以放在句子的前·中·后,甚至在固定人物的对话连续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省略说话的人。3·想要读好对话就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神态和他们的说话语气,谁来说说文中的商人要注意哪里的语气?学生抓住“愤愤的说”谈理解。那读老人该注意哪里?抓住“不紧不慢的说”谈理解。4·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商人,女生读老人,老师读旁白。六·拓展练习:1·说一说:当商人终于找到心爱的骆驼时会对老人说什么?2·写一写:感悟1+1(课件出示观察名言)要求学生按照一个文中人物所得,利用名言做相加的连接语,在加上一个个人体会。来完成本环节。3·学生展示自己所写体会,相互交流。4·课后把体会再加工后写在写话练习本上。七·教师小结,下课。老师相信,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会随着这个故事深深的刻在你的头脑中,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习惯的。下课。板书设计:16·找骆驼细心观察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人遇事不慌冷静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