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3、能理清课文层次,并试着质疑。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教学难点:能理清文章层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3分)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2、我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3、我能理清课文层次,并试着质疑。一、二、自主学习(13分)(一)、我能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了三遍,争取读通顺、读流利。(二)、自学生字词。1、注音:绚()丽琴弦()应和()强调“和”的读音纤()细播种()掬()2、我把生字读三遍,圈画出课文中优美词语。3、我发现易错的字有:4、理解词语:纤细、袅袅、绚丽、掬5、我还有一些词语不太明白:(三)、我又默读了一遍课文,三月桃花水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能找出相关语句:(四)、我把我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并用“金钥匙”里教的方法记下了心得体会。解释:“三月桃花水”就是春水,代表着春天。三、交流协作(8分)1、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2、讨论理解不大理解的字词。3、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理清文章层次:第一段:()到()自然段第二段:()到()自然段第三段:()到()自然段四、展示激励(16分)(一)、朗读情况:1、我要把自己最喜欢或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2、我把自己喜欢的原因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够喜欢。(二)、各抒己见,理清课文层次,并简单概括段意。归纳出课文的结构特点:()——()——()(三)、质疑问难:1、认真默读课文,尝试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集体解决。提示:适当引导,不强调唯一答案。鼓励学生尽量完整准确地表达。能解决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课题:《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语言美,体会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2、在熟读成诵中,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3、在与《春潮》的对比阅读中,体会两篇文章的不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美,体会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学难点:在与《春潮》的对比阅读中,体会两篇文章的不同。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分)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语言美,体会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2、在熟读成诵中,我要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3、我在与《春潮》的对比阅读中,体会两篇文章的不同。二、预习检测:(4分)听写词语:三、自学导学(10分)1、默读课文,我发现作者用了、、、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三月桃花水,我用曲线把它们划了下来,并加以标注。提示:把一种事物直接说成另一种事物也是一种比喻方法。2、我试着读出文章的美。3、我能找出和下面两句话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对应课文第段。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对应课文第段。4、我重点朗读并背诵了7、8、9自然段,体会到作者对的赞美之情。四、交流协作(4分)1、合作读课文,体会修辞手法的妙用。2、想象画面,读出这种美的感受。适时点拨,鼓励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春水的赞美之情。五、展示激励(7分)1、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2、熟读成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点:紧扣朗读,体会江南春天的诗情画意,其阴柔之美和《春潮》的阳刚之气形成鲜明对比。六、深化引领:(8分)1、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2、对比阅读:读这篇课文和读《春潮》的时候,感受有什么不同?七、达标测评(8分)1.想一想,句中的“是”哪个表示“好象”?(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2)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仿写:2.按要求写句子。(1)抄写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仿写:板书设计:声音:竖琴春水——美丽三月桃花水样子:明镜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