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应及其应用。教学重点:人感知声音的物理过程、骨传导。教学难点: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二、引入新课大家知道,人靠耳朵听到声音,那么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感知声音的?三、新课教学(一)耳朵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并图1.2-1介绍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把声波传到耳膜,有放大效果中耳:鼓膜——声音撞击耳膜时,会引起耳膜振动,传入三块听小骨。听骨链——把声音传给内耳咽鼓管——连接耳腔与咽喉部,拆除积聚在中耳的液体,维持耳膜两边的气压平衡内耳:前庭——维持身体平衡半规管——维持身体平衡耳蜗——有约1万余计的毛细胞,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刺激相邻的听觉神经分析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2.提出:耳聋是什么问题?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如果听觉系统的仍可部位发生障碍,都会造成听力障碍,即耳聋。耳聋分两类:一类是神经性的,是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一类是非神经性的,是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耳膜损坏)而引起的。前者不易治愈,后者比较容易治疗。(二)骨传导1.探究实验:骨传声实验。2.总结实验,提出思考:声音通过什么来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骨传导。应用:聋人电话、助听器。采用“骨传声”的方式帮助“聋人”听到声音。(三)双耳效应及甘应用1.介绍什么是双耳效应。当某人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由于到达两只耳朵的声波状态(时间、强度、音色)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2.打开立体声收音机,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3.介绍什么是双声道立体声。由于双耳效应,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立体的。如果只用一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放大后播出,就不是立体声。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四、测评与小结1.课堂小测试。①人耳结构可以分成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人耳的三个部分具有_______的作用。(填“相同”或“不同”)②人能听到双声首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A.声音是立体的B.有两个扬声器C.人耳具有双耳效应D.一只耳朵也可听见立体声③解释下列现象:当你嘴里嚼着很脆的煎饼时,你的耳朵会响起很大的嚼声,如果你嚼得越用力,则听到的声音越大。而别人吃同样的煎饼时,你却不会听到像自己厶煎饼时的声音那么大,这是为什么?2.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3.请学生小结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