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对科普作品感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2、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3、了解科学世界里的神秘,乐于分享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保持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厚薄大小不相同,世界万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开看,增加知识力无穷。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书)你们喜爱读书吗?为什么?(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就让我们一起到书的世界里看一看吧。二、指导方法,沟通体会1、出示《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师: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你能了解到什么呢?(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2、作者及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米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房间的故事》《山与人》《人与自然》《在你周围的事物》等。内容简介:《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是截取了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首小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句,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十万个问题。米伊林创作了这本书,他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3、这是一部科普作品,同学们知道该怎么阅读这类作品吗?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1)找出不懂的科技术语,通过上网查资料、与同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沟通、请教老师或家长等多种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3)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4)读完之后思考总结,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深化讨论,关注最新的讨论成果。4、课件出示书中的一段内容,学生沟通。老师节选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5、老师小结: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回答。书中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读一读了呢?课下同学们找来这本书,读一读吧。三、阅读推举1、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等。读了这些书,你一定会为科学世界里有那么多的神秘而惊奇。2、选择其中一本读一读,然后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鼓舞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在沟通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2、引导学生体会《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科学神秘,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育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人物特点,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育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读读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吧!(板书:十万个为什么)1、你读过这本书吗?L相互说一说,你最近读了什么科普作品?把它介绍一下吧。2、有谁读过关于科普作品,介绍给大家听一听。3、老师谈话:同学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成长,都经历过成长的苦恼和困惑。在这过程中,有许多记叙科普书籍,可以为我们排忧解难,伴随我们成长。今日,老师就向你们推举《十万个为什么》。4、老师最近正在读书,书名是《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作家米8226;伊林。《十万个为什么》收集了伊林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著名的短篇科普作品《房屋漫游记》《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他在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