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②实例:光、声、热、电、磁等。(2)化学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中以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②实例:植物代谢产物和动物外激素。(3)行为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等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②实例:舞蹈、运动等。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既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传递过程,也有从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过程。(2)意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强化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发挥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作用。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模拟传粉昆虫的信息吸引传粉昆虫前来帮助植物传粉,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2)在田间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减少害虫的繁殖数量,达到既防虫又减少污染环境的效果。(3)利用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传递的信息,适时调整产品的上市时间,以获得较高的经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强化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发挥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作用。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又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5.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6.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遗传基因库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济效益。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生态系统的稳态(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又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意义: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3)主要表现: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而不受损害的能力。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决定因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遗传基因库、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等。(3)稳态的相对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就可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3)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化学信息(√)(4)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5)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6)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各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萤火虫发出的光B.鸟类的鸣叫声C.孔雀开屏解析:选C光、声音等属于物理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3.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功能,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牛膝草分泌蜕皮激素加速采食害虫的蜕皮B.意大利蜂找到蜜源时的即兴舞蹈C.海豚借助超声波确定方位解析:选CA项为化学信息,B项为行为信息,C项为物理信息。4.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这一奇观的产生有关的信息主要是()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解析:选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花开的越迟;温度传递的是物理信息。5.利用性外激素在田间诱捕害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物理信息B.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化学信息C.性外激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行为信息解析:选B性外激素是一种分泌到体外,并可随空气传播的挥发性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