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创题“东方之星”沉船为背景的力学综合题拓展复习题型:力学综合题考查目标:以原创题“东方之星”沉船为背景复习浮力和压强、质量和密度、功和功率的综合题计算,培养学生解压轴题的能力。考查重点:力学综合题中图表信息题的解法。考查难点:浮力题的程序化析解方法。考查热点:通过图表信息类力学综合题,引导学生正确应用公式,了解解力学综合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和技巧:(1)认真审题,熟记浮力和压强、质量和密度、功和功率的公式,理解图表信息类压轴题中图和表的含义;(2)找关系:针对题目内容综合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规律和公式,找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列出表达式:根据公式或规律列出相应的表达式,并推导出待求物理量的计算式;(4)代入数据求解: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单位统后,把已知量的数据代入计算式中,通过正确运算,得出答案。复习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复习课。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学综合题作为压轴题是物理考试的难点,这节课我们以原创题“东方之星”沉船为背景复习一下力学综合题的解法。(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进入复习课做铺垫。)二、基础知识回顾:1.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计算浮力的方法:称重法即F浮=G-F示、压力差法:即F浮=F向上-F向下、公式法:即F浮=G排=ρ液gV排、受力平衡法:即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G。2.解浮力题的一般步骤:⑴确定研究对象。液体中只有一个物体,则这个物体就是研究对象;若液体中有两个物体,常常把这两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⑵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⑶由力的平衡知识建立等式。⑷在等式两边代入数据解答。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它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用η表示:即η=W有/W总=G/Fn,机械效率总小于1.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移动的距离s,物体移动的距离为h,它们的关系是s=nh;绳子移动的速度为v绳,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物,它们的关系是v绳=nv物。4.在物理学中,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ρ=m/v;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密度的国际制主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103kg/m3.5.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与时间之比叫功率,计算功率的的公式:P=W/t,变形公式为P=W/t=FV。6.流体压强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固体(气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F/S,F=PS;液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用公式p=ρgh计算压强,再用F=PS计算压力。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适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基础知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下面讲述综合题打基础。)三、试题创作背景:2015年6月1日21时30许,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发生侧翻。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了救援行动。六月一日二十一时二十三分左右,当游轮驶入湖北监利县大马洲水道时遭遇一股罕见龙卷风,船体刚好位于龙卷风中心。风中心,风速比周围快,压强比周围小,巨大的压强差使轮船瞬间侧翻。(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老师所讲综合题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动脑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轮船下沉的原因不应用迷信知识解释,应该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四、佳题点拨:1.“东方之星”满载乘客456人,(1)若每个乘客60kg。如果该船满载乘客时,船体排开水的体积,将增大多少?(2)该船在某段航行时,船速V与船所受牵引力F关系如下表,根据表中规律计算,船在该段航速为20千米/小时所受的牵引力?(3)船在该段航行时,发动机每分钟做了多少功?(ρ水=1.0×103kg/m3)F/×106N654321V/km/h22.434612解:(1)这是一道浮力题,它有人和船两个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处于漂浮状态。人没上船时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当456个乘客上船时,船仍然处于漂浮状态,但船受到的浮力会增大,此时船受到增大的浮力等于456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