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机与二进制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说明:本内容原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九章中的一节,在我们新课程教材中不成一个完整的章节,但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与二进制”也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知识点,应在学生学习的信息学中占有浓重的一笔。它也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中“汉字的编码”的预备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对二进制数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中信息表示的方法,从而对信息的数字化有所认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善于钻研,力争为计算机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内容什么是二进制、十进制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教学重点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法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教案教学课时1课时组织教学过程一、引课(猜-猜)给出猜数趣味小游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8910111213141545671213141523671011141513579111315请学生与教师配合,猜盒子中数的有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中二进制数。(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二、讲新课(听一听)什么是二进制二进制:计算机中用两个不同的符号0,1表示的数(四位二进制,八位二进制……)(X)2常用的数制表示方法还有八进制:用八个不同的符号0,1,2,3,4,5,6,7。(X)8十进制:用十个不同的符号0,1,2,3,4,5,6,7,8,9。(X)10十六进制:用十六个不同的符号:0,1,2,3,4,5,6,7,8,9,A,B,C,D,E,F。(X)16请学生思考: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表示为什么不采用八、十、十六进制?为什么计算机都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计算机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电器设备,为了能够快速存储、处理、传递信息,其内部采用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在这些电子元件中,电路的通和断、电压高低,这两种状态最容易实现,也最稳定、也最容易实现对电路本身的控制。我们将计算机所能表示这样的状态,用0,1来表示、即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内部的所有运算和操作。二进制数运算非常简单,计算机很容易实现,所以计算机内部都用二进制编码进行数据的传送和计算。)电路“开”、“关”状态电压“高”、“低”逻辑判断“真”、“假”运算法则简单:0+0=00+1=11+0=11+1=00*0=00*1=01*0=01*1=1(学生的拓展)二进制的发明人:爱达·拉夫拉斯(AdaLovelace)[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幻灯给出人物图像,简述二进制发明的历程及意义来激励学生(爱达·拉夫拉斯(AdaLovelace),她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1842年,当数学家巴贝奇在设计“分析机”时,她是巴贝奇仅有的三个支持者之一。爱达是一位才思敏捷的数学家,她认为巴贝奇的理论设计完全可行。于是她大力传播这项工作,并建议用二进制实现机器对信息的存储。她还为“分析机”编了一批程序,这是最早的“程序”。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是爱达使得计算机程序提早100年被发明出来。爱达是一位美丽的伯爵夫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她会在贵族中安逸享乐地活着,但她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上。她将自已的全部财产捐献出来,用于“分析机”的研制上,由于爱达在程序设计上的开拓性工作,,她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为了纪念她的杰出贡献,1979年美国国防部研制的标准高级语言Ada就是以爱达的名字命名的。遗憾的是,爱达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4岁。时间过得真快,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记住“爱达”这个名字。)4、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X)10→(X)2(1)除2取余法(2)填表法(X)2→(X)10(1)乘2次幂法(2)填表求和法(X)10→(X)2例1:(25)10=(11001)2转换过程如下:注意:倒取余数例2:(65)10→(1000001)2填表法(让学生记住2的10以内次幂)65=64+125=16+8+1(口诀:取小不取大,表中有的加)……21029282726252423222120……1024512256128643216842165100000154110110练一练(请学生上黑板演算,底下学生动手):(77)10→(1001101)2(13)10→(1101)2(X)2→(X)10例1:(110110)2=1×25+1×24+0×23+1×22+1×21+0×20=32+16+4+2=(54)10例2:(10000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