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复习(2)【学习目标】掌握小说阅读的基础知识及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学习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的基础知识、阅读步骤及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一、课前热身(一)小说阅读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6.小说标题及重要词句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要立足标题的表层义,挖掘标题的深层义。表层义一般指字典义或常用义;深层义,即语境义及比喻义、象征义:可以先找到文中相关的关键句,如“能概括全文文意的句子”“能透露作者情感的句子”“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抒情议论的句子”等,再从关键句中加以提炼。抓住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联系和微妙的类似,从而发掘出人物的精神美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7.段落(情节)的作用段落、情节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上、内容上两方面考虑。如:结构方面,是情节的主要线索,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等;内容方面,制造悬念、使文章一波三折、与前后文某一情节前后照应等。开头语段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内容)②点明人物的身份、特征(内容)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结构)④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结构)。中间语段的作用:①过渡,承上启下(结构)(需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②衬托,对比,铺垫(内容)③照应前文(内容)结尾语段的作用:①归结主旨,卒章显志(内容)②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③委婉含蓄,发人深思(内容)④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开头,首尾衔接(结构)。常见的答题格式:XX情节(段落)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突出了……,点明了……。8.主旨或情感领悟解题思路: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领会情节,剖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主题。2.结合小说的背景、作家的思想观点及创作意图,挖掘主题。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领会小说主题的目的。3.从小说标题的作用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答题模式:通过……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了……(二)阅读《暗记》,回答问题。暗记聂鑫森⑴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⑵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窗前那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画,右上角写着5个篆字作题:南岳风雨图。⑶年届60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一个细处。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⑷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40岁出头,美院毕业,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家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老一辈还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⑸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素来是不让人进画室的,这次之所以破例,是因为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⑹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既不喝茶,也不说话。⑺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于自己之手,他轻舒了一口气。⑻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更加谨慎,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却不翼而飞,他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⑼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了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不是自己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石丁从十几岁开始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