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五年考情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AB2012、2013、2014、2015、2016(选)1.生态系统是________与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4.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如果没有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就会崩溃。5.在“草→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草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蝗虫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蛇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营养级。6.食物网越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比较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备成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无机自养型主要成分(基石)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化学能→有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包括营捕食生活的生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如菟丝子)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异养型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异养型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2.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质循环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据双向箭头“AF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A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3.食物网的分析(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捕食链中有且仅有两种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而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如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4)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4.根据不同的信息正确书写食物链(网)(1)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营养级ABCDPg15.9870.71.9141.0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为10%~20%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2)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mg·L-1)0.0570.51680.39注意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的有机汞浓度,并非能量值。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其食物链(网)如图:(3)根据各种图形信息构建食物链(网)。图1图2图3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