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略决战学习目标1.复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认识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2.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认识到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对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3.认识到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进程;认识到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4、重点:三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及渡江战役。预习导学1.辽沈、淮海、平津战役(1)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2)概况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开始时间1948年9月1948年11月1948年11月作战军队东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战略战术关门打狗中间突破,分割歼灭先打两头,后取中间重要战事攻占锦州、沈阳、营口,关上东北大门歼敌地点主要有碾庄、双堆集、陈官庄1949年1月,傅作义率军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辉煌战果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歼敌55万余人,使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威慑之下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想一想:为何北平能够和平解放?首先平津战役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方针,截断了敌人南撤、西逃的退路,使北平成为一座孤岛。其次,是我党对北平守敌司令傅作义的积极争取,使北平和平解放设想变为现实。2.渡江战役(1)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2)东西起止点: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3)辉煌战果: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多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全线崩溃。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问题一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1)毛泽东所说的“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试分析为什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的“三个战役”能取得胜利。党中央英明决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奋战。问题二毛泽东的诗词往往见证了中国革命史的进程,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材料一“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吊罗荣桓同志》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材料一中,“战锦方为大问题”指的是哪次战役?为什么说“战锦方为大问题”?辽沈战役;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要道,打下锦州这一战略要地,就关闭了东北的大门,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就会满盘皆活。(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渡江战役;标志着统治了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问题三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国民党共产党拥有的军队430万人130万人双方的武器装备接收了100万日军的装备,还取得了美国的大量武器装备基本上是步枪拥有的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的地区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和偏远地区(1)上面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实力上远远超过共产党。(2)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请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符合题意即可。①国民党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而发动的内战是非正义战争;共产党为了使中国走上民主、和平、统一的道路而进行的解放战争是正义战争。②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