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①“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②课程标准中,本模块主题组成结构如下:图2.1“算法与程序设计”主题结构图本教学指导在沿用课程标准中主题内容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增强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主题结构作了些调整,两者的关系如图2.2所示。图2.2调整前后主题间的关系图调整后的模块由四个主题组成,四个主题在知识结构上以螺旋上升方式展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主题旨在呈现人是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哪些基本过程。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问题,从身边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页②同上,1页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算法与程序实现算法与程序实现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单问题入手亲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注意结合数学课程中算法这一部分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描述算法,了解算法、程序、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地位和作用。本主题是整个模块学习的引入,为过渡到其它主题的学习打下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主题旨在呈现如何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选择一种语言,并以该语言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表示与处理的了解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体验程序设计的实践过程,同时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连接程序等基本知识。“算法与程序实现”主题旨在通过解析法、穷举法、排序和查找、递归等常用算法的程序实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在体验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可以组织学生探讨需解决的问题与其相应算法之间的关系,尝试归纳算法与程序设计应用的一般规律,讨论使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局限性等。“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主题是对前三个主题内容的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探究如何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解决问题。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关键技术。通过引导学生亲历软件的开发过程,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比较准确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立体发展。第一节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课程内容标准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3.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一、内容结构图图2.3“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主题内容结构图二、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内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