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意义;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一、兴起的背景19C末20C初,空前严重,清政府本质暴露无遗,和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二、酝酿阶段1、思想上:广泛传播;2、组织上:、、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建立;3、军事上:革命当人发动了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成为革命主力;4、直接原因: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三、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1、开端:年月日在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11日成立,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①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②性质:是一个以为主体的政府(或资产阶级革命政府)(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三权分立;;②性质:是中国第一部;③意义:宣告的灭亡和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3、结局:清朝统治结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四、辛亥革命的功绩1、意义(1)性质: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2)功绩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③辛亥革命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2、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思考:1、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辛亥革命为什么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3、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种看法?巩固练习:例题一(2009年广东高考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例题二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A.成立的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D.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和公认的领袖,是全国性的组织例题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