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压强一、考纲要求1.描述压强的概念,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知道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3.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解释生活中有关的问题;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知识结构四、课内练习1.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解析脚踩在盲道上,脚对盲道的压力不变,砖上的条形或圆点减小了脚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地面对脚的压强,增大脚的感觉.答案B2.(2012·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13-37-6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图13-37-6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解析因为甲乙两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G;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因为p=,所以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即:从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压力不变,压强变大.答案C3.(2012·宁波)如图13-37-7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图13-37-7解析A.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更好地保护拦河坝,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漏斗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该选项符合题意;C.高压锅是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因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大气压能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上,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13-37-8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13-37-8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图13-37-8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断解析杯子倒过来后液体的密度没有改变,但深度减小,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减小,pA>pB,故选A.答案A5.(2012·河南)图13-37-9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图13-37-9A.8∶1B.4∶3C.1∶2D.4∶1解析(1)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所以ρ甲:ρ乙=8∶1;因为V=m/ρ,ρ甲:ρ乙=8∶1,m甲∶m乙=1∶1,所以V甲∶V乙=1:8,因为V=L3,所以边长(高)之比:L甲∶L乙=1∶2;(2)因为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Lg,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ρ甲L甲g∶ρ乙L乙g=(8×1)∶(1×2)=4∶1.故选D.答案D6.如图13-37-10所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究其物理原理以及磨刀方法,正确的是()A.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磨刀时应使刀面与磨刀石的夹角小些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磨刀时应使刀面与磨刀石的夹角大些C.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磨刀时应使刀面与磨刀石的夹角小些D.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磨刀时应使刀面与磨刀石的夹角大些解析磨刀是为了更容易砍断物体即增大与物体的压强,磨刀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因此磨刀时应使刀面与磨刀石的夹角小些.答案A7.王强喜欢研究各类兵器.一次,他在一本资料上看到:“某主战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105Pa”,105Pa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压强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表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故答案为:每平方米的地面受到坦克的压力为105N.答案每平方米的地面受到坦克的压力为105N.8.图13-37-11是人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瓶内气体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