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力考点一力一、知识梳理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单位:______(N)3、产生条件:①必须有____个或___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磁铁吸引铁钉苹果会落到地面上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5、力的三要素、、。6、力的特点: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②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7、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在力的示意图中体现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箭头表示力的;线段的长短代表力的。同一个图中,线段越长,代表力越大;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注力的大小。(2)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定物——确定受力物体;找点——找出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划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条线段;标箭——在线段的终点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二、题型、技巧归纳1、((2016•宜昌)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规律总结这种题目属于基本题,关键是要同学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等知识,据此作出合理的判断。知识点二弹力一、知识梳理1、弹性: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2、塑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3、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如:压力、支持力、拉力等。4、弹力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5、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三“看”。(1)看:量程即:它的测量范围。(2)看:分度值即:刻度盘上最小格所代表的数值。(3)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不在要调零。使用时:(1)测力前最好轻拉弹簧几次,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2)使用时:应用手提住提环或把提环固定在墙上,绝不能用手捏住外壳。(3)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一定要让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测力计所测的力方向一致。(4)读数时:要当指针稳定后且视线必须与指针所指刻度线垂直,(即: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题型、技巧归纳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图中的示数为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规律总结理解弹力的概念;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及正确使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知识点三重力一、知识梳理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受到的力。2、施力物体:地球3、大小:G=mg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5、作用点: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本身上)7、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二、题型、技巧归纳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万有引力B.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弹力就是重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规律总结掌握重力的概念,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区别,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等知识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考点四受力分析和力的示意图一、知识梳理要想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非常重要,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受到几个力要分析清楚,还要熟悉不同力的特点,注意作图时的细节:力的箭头、符号、同一个图中大小不同的力长度不同等特点。二、题型、技巧归纳4、(2016•宜宾)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5、(2016•达州)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沿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易错警示许多同学出现的错误是把支持力画成竖直向上。这一点一定要特别细心,在初中阶段学到的几个力中,支持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它们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参考答案1.A【解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错误;BC、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