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导学稿 岳麓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导学稿 岳麓版_第1页
1/3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导学稿 岳麓版_第2页
2/3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导学稿 岳麓版_第3页
3/3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导学稿岳麓版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备课人审核人课题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型新课总课时总14课时目标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难点“一国两制”【自主学习】1、年,正式提出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香港、澳门实行)解决问题。后来,“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的基本国策。2、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4、年,海峡两岸达成共识,以口头表达述的方式表明“”和“”的立场和态度。年1月30日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1、港澳得以顺利回归的原因是什么?(1)前提条件——。(2)群众基础——。(3)。【当堂检测】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A.战争解决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D.“三不政策”2.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B.“九二共识”后C.“汪辜会谈”后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4.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A.民间交往B.两岸“三通”C.台湾分裂势力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5.阅读下列材料: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请回答:(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2)谁在什么时候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课后反思: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自主学习】1、1984年,邓小平“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台湾和香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2、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3(1)洗雪了历史耻辱。(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发展进入了新时代。(3)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4、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5.(1)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群众基础——全国人民人心所向。(3)实行“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当堂检测】BDAC5.(1)澳门,中国。(2)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4)香港,1997年7月1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导学稿 岳麓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