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②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③理解认识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知识目标:①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③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④知道监督和制约机制的集中基本形式,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及司法公正的保障。能力目标:①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法宪法的行为作斗争。②培养守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③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学习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难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二、学习过程(一)、课前延伸学案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复习,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2、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导学问题”的答案,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答案。3、疯狂记忆基础知识。(A层同学全面理解和掌握;B层同学基本理解并掌握;C层明确答案,初步理解和记忆知识)。基础知识1、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_____。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四部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现行宪法由_____、_____、_____、_____四章组成。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______,根本任务是______,根本制度是______。6、人们常常把宪法称为_____,而把其他法律称为____。7、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其他法律是宪法的____。8、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高行为准则。9、人民代表大会行使_____权,政府行使_____权,法院行使_____权,检察院行使_____权。10、我国宪法是_____的法律化。11、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_____、_____和_____。(二)、课内探究学案1、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根据知识结构图,复习本课内容(学法指导:1、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疯狂记忆巩固所学知识(AB层全记,C层注重基础知识),记熟后,小组桌对桌互查,老师随机抽查。)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宪法规定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等。3).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4).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多部门、多层次的完整法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5).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答:(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权大没有法大)(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6).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答:(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作的事;(3)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答:(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2)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3)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党的遵守,也会削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护。8).青少年应怎样增强宪法观念?答:(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