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历史第二十二课文学的繁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②情景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同时,学生可以展开比较、讨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特点,一个是颓废、迷茫,一个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朗诵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诗《西风颂》,并分析其内容导入新课。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⑴启蒙思想幻灭、⑵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含义: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2、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3、作者和作品:作者国家作品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1雪莱英国《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含义: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2、特点:(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3、作家与代表作:作者国家作品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狄更斯英国《大卫·科波菲尔》普希金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安娜·卡列尼娜》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易卜生挪威《玩偶之家》马克·土温美国《百万英镑》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1、20世纪的西方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作家国籍代表作萧伯纳英国《苹果车》罗曼·罗兰法国《约翰·克利斯朵夫》(2)现代主义文学: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概念:所谓现代主义,实际上指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和流派的总称。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繁盛时期,当时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等。后来,又出现了荒诞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2)主要特征: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2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3)文学家及代表作:作家国籍代表作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多》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1)特征: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