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起点把握准确。在听课之前,我曾上网看过别人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比发现,老师很好的利用课本主题图这一资源,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同时把个人思考和小组合作有机结合,先思考,后交流,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并让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解题方法。一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证明他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可以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好奇心、求知欲和问题意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数学素养。它能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永远呈现一种开放的态势,能让每个孩子拥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大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适当的引导,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的作用。二、注重问题解决的策略及生成在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各种策略与方法就像是学生前行的“拐棍”。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我们不仅重视策略的指导,更注重策略的生成与内化。“先求的什么?”“为什么这样计算?”……当教师这样去追问学生时,学生就会主动地想办法解释自己的思路,从而使解决问题的策略生成并内化。三、注重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要让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得到及时的回顾和反思,既加深了学习印象,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就是我几点浅显的体会,如有理解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及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