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知识梳理一、通过图象研究物体的运动1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参考系(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然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及其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分析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与轨迹的切线方向平行)然后由加速度、速度共同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物体的受力情况与物体的运动性质的对应关系①v=0静止状态(1)物体所受合力为零→②v≠0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①合力恒定则加速度恒定a.加速度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匀减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匀变速曲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②合力不恒定则加速度不恒定a.加速度与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变加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与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变加速曲线运动例如:匀速圆周运动)2各种不同的运动的处理方法我们处理运动问题主要有两个思路: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根据不同的运动进行适当的选择。①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③匀速圆周运动④变速圆周运动3图象问题的处理方法研究图象问题需要注意的5点①图象上每一个点的含义(清楚图象两个坐标轴所描述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②图象斜率的含义③图象交点的含义④图象与坐标轴截距的含义⑤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超重、失重)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问题1超重、失重状态①处于超重、失重状态的物体实际重力并不发生改变②超重、失重的判断方法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问题处理方法Ⅰ两个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Ⅱ两个物体相对运动:两个物体加速度不相等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①分别隔离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性质,画出过程图②分别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两个物体的位移以及速度、运动时间问题③根据所描述的过程确定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建立联系3传送带问题(1)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2)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3)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4)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5)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功能关系:WF=△EK+△EP+Q。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内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2.对WF、Q的正确理解(a)传送带做的功:WF=F·S带功率P=F×v带(F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b)产生的内能:Q=f·S相对(c)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K,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有如下关系:EK=Q=2mv21传。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值。而且这个总功在求法上比一般的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更有特点,一般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为W=f相s相对,而在传送带中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W=f相s,其中s为被传送物体的实际路程,因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情形是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等(恰好相差一倍),并且一个是正功一个是负功,其代数和是负值,这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量即是两功差值的绝对值。(6)水平传送带问题的变化类型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带,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