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测试1/8《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太丘.()期.行()舍.去()在不.()相委.()惭.()【答案】qiūqīshěfǒuwěicán2.解释加点字。(1)友人惭,下车引.之⑵陈太丘与友期.行⑶期日中..⑷太丘舍去..⑸去后乃.至:⑹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⑺尊君..在不.(否)(fǒu):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相委..而去.:⑼君与家君..期日中⑽元方入门不顾.【答案】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舍,放弃。去,离开;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测试2/8乃,才;戏:玩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委,丢下、舍弃。去,离开。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顾:回头看。3.划分节奏(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待君久不至,已去。(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君与家君期日中(5)友人惭,下车引之【答案】(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待君/久不至,已去。(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君与家君/期日中(5)友人/惭,下车/引之4.古今词义(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测试3/8(3)下车引之(4)元方入门不顾【答案】【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去,前往【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引】古义:拉今义:引用【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5.翻译(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尊君在不。(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答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测试4/8你的父亲在吗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到了中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二、课内阅读理解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10分)1.(2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3.(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测试5/8无信,待人无礼。4.(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5.(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三、比较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①尊君在不?②诺,期返而食。2.解释下列句中横线的字词:(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③故人来,方与之食④恐其自食其言也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测试6/8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答案】1.①fǒu②shí(2分,各1分)2.①约定②丢下,舍弃③才④害怕,担心(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