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站双龙街立交D2标台背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施工图设计》4、《南京南站双龙街立交工程D2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双龙街互通立交工程,互通立交为绕城公路集散车道和宁溧路主线之间的立交。立交采用“两迂回定向匝道+两环形匝道”的形式,ES匝道和WN匝道为迂回定向左转匝道,SW匝道和NE匝道为环形右转匝道,其余右转匝道和ES匝道及WN匝道合并进出相交道路。我标段涉及的结构物台背回填包括站东二路桥桥台、WN匝道桥台、ES匝道桥台、NW匝道桥台及K13+965箱涵。三、主要设备、人员计划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和机驾人员等已全部到位,挂牌上岗。我部对施工机械注重维修、保养工作,现所有机械性能良好1主要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2-2装载机台1-3推土机台14自卸翻斗车辆8-5振动压路机台1-6小型冲击夯台4-2主要人员计划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施工队长1人-2技术员2人-3工人10人-四、施工工艺五、施工方案1、整理现场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除台背回填范围内的杂物、垃圾,清表压实至桥涵基础标高。对于墙式台身,为确保路基填土和台背填砂的结合界面密实,路基填土时应在不致引起对桥台和涵洞洞身产生过大土压力的情况下,填土压实范围以距墙背1.0-1.5m为宜。2、反挖成型为保证路基填土和台背填砂的结合紧密,应待路基填土接近台帽或涵顶且桥涵上部构造安装就位后,才对台背范围的路基填土进行反开挖,保证台背一次反挖成型,杜绝一边填土一边填砂石的现象。台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填前压实分层摊铺填筑分层碾压、夯实分层检测压实度报验填写施工资料(合格则进行下道工序)原地面处理、清除不适用材料、软基处理等填筑试验参数背反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修整,开挖尺寸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断面尺寸。3、测量放样根据桥涵台背回填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线及边坡线,并测出基底距路床顶面的高差。4、回填范围该桥涵台背回填范围为:涵洞顶部为距台帽内缘不小于H+B+L(H为基础顶至路床顶高度;L为台帽内缘距基础内缘长度);底部B为距基础内缘宽度不小于1m。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路堤填筑时按1:1坡度预留台背回填部分。5、基坑处理在基坑回填前,要彻底清除基坑内杂物、淤泥,淤泥必须清到土质较坚硬处;基底清理整平后进行压实,压实度达到90%以上。6、回填材料要求回填材料采用级配碎石+中粗砂,碎石与砂的体积比为40:60,碎石粒径不大于10,粒径5-10cm的碎石比例不超过10%。碎石、砂材料采购于当地砂、石料厂,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使用。7、填筑及摊铺方法台背填筑前应在构造物台墙的明显位置按照每层的压实厚度设置三道(中间和两边各一道)标尺线,用以控制填料厚度。填筑时严格按要求的层铺厚度在台后分层铺料;铺料前根据填筑层的面积和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层填料数量,填筑时台背两侧应对称回填,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整平,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填料与台背基底、结构物相接处及盲区,振动压路机难以碾压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平板夯的方法压实。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8、碾压方法上道工序经检验合格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开始碾压,对于底部压路机无法施工的狭窄区域采用小型振动平板夯夯实,振压时应重叠1/2夯底面,回填宽度、高度满足振动压路机施工作业面时,用振动压路机按照初压以低速度沿横断面方向进行静碾1遍,复压振动1遍,终压静碾2遍的要求进行碾压(小型振动平板夯应保证至少夯实2遍),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再用振动压路机或平板夯重新碾压,直至合格,碾压结束后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轮迹。9、检测方案采用砂石回填每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平整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复;由于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相当困难,采用压实碾压过程中控制,严格遵循碾压工艺,直至表面平整、密实无轮迹。每层砂石回填必须认真填写施工记录,每层填筑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对检测合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