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科普知识一、什么是肝硬化?肝硬化,通俗地说,就是肝脏质地变硬。医学上肝硬化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的病理过程。特点是一种或多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肝内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同时肝内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节,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成遭到破坏,形成假小叶。经过一段时期(数年甚至数十年),肝脏逐渐发生变生质地变硬,临床上称这一生理病理改变为肝硬化。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等。二、什么是“肝病三部曲”?通常所说的“肝病三部曲”指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展过程三、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常见,主要为乙肝和丙肝;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另外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也可引起肝硬化。四、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肝硬化的早期症状轻且无特异性,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等,患者营养状况一般,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偏硬,脾可肿大。肝功能检查正常或仅有轻度酶学异常,常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当肝硬化出现腹水或并发症时,临床称之为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明显,可发生多种并发症。1.全身症状乏力为早期症状,易疲倦、体力减退,体重下降逐渐明显。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3.出血倾向可有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紫癜,女性月经过多等。4.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症状男性可有性功能障碍、乳房发育,女性可闭经、不孕5.门静脉高压症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粪;脾功能亢进致血细胞减少;贫血,腹水。失代偿期体格检查可发现面色黝黑无光泽,晚期消瘦、肌肉萎缩;皮肤可见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等腹壁静脉曲张;黄疸;腹水伴或不伴下肢水肿等。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常易与原有慢性肝病相混淆或不引起病人的重视,所以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肝硬化早期经过积极防治,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但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五、肝硬化并发症有哪些?1.食管静脉曲张最常见,多突发呕血和(或黑便),可诱发肝性脑病。2.感染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合并感染。有腹水者可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肝性脑病为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等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尤其是肝炎后肝硬化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6.肝肾综合征7.肝肺综合征8.门静脉血栓形成六、肝硬化应该做哪些检查?1.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初期多正常,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常在4.0×109/L(4000)以下。血小板多在50×109/L(50000)以下。多数病例呈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病例可为大细胞性贫血。②尿常规:黄疸时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③粪常规:消化道出血是出现肉眼可见黑便,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慢性出血,粪隐血试验阳性。④肝功能实验:临床检验方法很多,但还难以反映全部功能状态。代偿期多正常或仅有酶学轻度异常。失代偿期可有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减低、球蛋白增高,白球比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注射维生素不能纠正;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游离胆红素均增高。2.血清免疫学检查:肝炎血清标记物检查;合并肝癌着AFP常明显升高。3.影像学检查:①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对肝硬化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其超声表现为肝脏形态异常,典型者肝脏体积多缩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呈现不均匀增强。可有脾大和腹水。②内镜检查部分肝硬化患者内镜检查可发至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是评价门脉高压症的最可靠的方法。阿静脉压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直接关系,但曲张静脉的程度与门静脉压力不成正比。③X线检查主要是吞钡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是否存在及其程度,但其诊断价值比食管内镜略差。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粘膜增粗,呈蚯蚓状改变。④CT检查CT检查诊断肝硬化主要依据肝脏形态异常,外形圆钝,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左叶、特别是尾叶增大。常有脾肿大,外缘超过7个肋单位。有时尚可发现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