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木兰诗导学案VIP免费

木兰诗导学案_第1页
1/2
木兰诗导学案_第2页
2/2
樊城区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授课时间:编号:备课组长签字:蹲点领导签字:班级:小组:姓名:一、情境创设,目标引导1、深情导入: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已经流传海外。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2、指读目标。二、组织独学,关注状态(学生在预习后的学习)1、学生迅速回顾预习内容并巩固。2、对子检查预习并上报预习情况。教师所有答案作好准备和预设。课题:10《木兰诗》课型:阅读课课时:2课时主备:复备:三、促进互学,暴露问题对学→群学→小展示。教师:关注学生状态,提醒责任人履职,或参与点拨或讨论。进一步作好学情调查。由C层展示,其他补充或完善。并将问题及预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四、评价检测,反馈落实1、组织各组抽签决定大展示顺序。2、各组准备。3、各组依次大展示。教师做好组织,提醒站位等要求,做好追问等工作。学习目标:1.我能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我会培养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3.我要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一、导入新课,进入情境。听教师导入。齐读目标。二、自主预习(一)查资料,文学常识我记准。《木兰诗》,又叫《》,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被称为乐府“双璧”。(二)读课文,课文内容我概括。(心诚则灵:有技巧的读,三遍就能让我成为朗读高手。)教师提示:初读要求边读边标出段落序号,圈出生字词。再读把握节奏读出情感,要求圈出精美段中需重读或停顿、有节奏感、能感染人的词句,并及时批注出你的初步感悟或理解。最后心读,合上书想一想,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文章内容。朗读技巧:正襟危坐不摇晃,目光专注不走神,边读边记效率高,声音感染真奇妙,个人风采最重要。1.我认为下面这些文言字词很重要,我要牢牢掌握它们。2.疏通文意,说说情节: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3.赏析人物: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4.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还有:、、、。(三)深思考,文句深意我剖析。(综合考查,谁能比我棒!)1.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2.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三、合作研讨1、小组对学。2、小组群学。3、组内小展示。四、展示提升1、大展示。题(二),题(三)2、归纳整理(1)我的疑惑:(2)教师评价、归纳或强调:(3)迅速记忆。检测题:1.给加点字注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胡骑()朔()气金柝()铠()甲策勋()云鬓()2.按要求默写:(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收获整理】(理知识链,搭成长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木兰诗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