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论文论文名称:《西北民族特色美食之手抓羊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年级:会计094班姓名:李宜学号:2009013986西北民族特色美食之手抓羊肉摘要:我国西北地区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以青海,新疆,宁夏为主。他们拥有独特的饮食习俗,结合大西北这一地理因素,特别是青海地处高原,全年温度较低,羊肉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民族渊源不得不成为西北地区的特色美食,同时更是青海的招牌风味。记忆中的手抓羊肉是那么的可口动人,每当在餐桌上大快朵颐鲜美的青海羊肉的时候,青海人的豪放,热情,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手抓固然好吃当然里面包含了我们西北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首先,不得不提一下羊肉自身的历史地位,在我国古代,羊肉多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看似简单的羊肉不仅仅是食物而已。更具有了历史性的意义,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肉类是贵族和王公才能经常享用的,味美的羊肉更是不可多得。所以,出现在祭祀场合的羊肉更是珍贵。现在,生产力发展的今天羊肉已入寻常百姓家,但其文化我们不可不知。一.文化底蕴《说文》中说:“羊,祥也。”《周礼·夏官·羊人》记:“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羊在古时被赋予成为吉祥的象征和重要的祭祀食品。《本草纲目》中也说,羊肉是大补之物,能比人参、黄芪。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与他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外出游牧,数月不归,而羊肉却有饱食一顿,整天不饿之功效。①中国的许多省市都有自己闻名于世的菜系或名吃,如京菜、鲁菜、川菜、粤菜等。就羊肉系列而言,北京有涮羊肉,陕西有羊肉泡,新疆有烤羊肉串,内蒙古有烤全羊。在甘肃,东乡族的手抓羊肉是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好客的东乡人,生活再穷再简单,每逢佳节或宾客临门,待客最隆重的仪式便是宰羊,手抓羊肉在宴席上是必不可少的。上手抓羊肉和吃手抓羊肉也非常讲究。要将带骨羊肉剁成二指宽的长条或块状,放入大盘之内,众人围坐而食之。胸茬和肋条肉最为鲜美,最为珍贵,先要敬呈给贵客和最年长者品尝。生活在兰州,不能不吃羊肉。从历史上看,这里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饮食上,至今遗风尚存。在漫长的岁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帐篷间被牧民们食用,城市里极少见,名流视之为难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顾。手抓羊肉真正成为驰名全国的美味是20多年前的事。据说,有一位颇有胆识的东乡人率先在临夏市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挂起了“东乡手抓羊肉”的牌子。一时间,如万马奔腾,手抓羊肉的香味四处飘溢到了周邻各县,又风靡了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青海的羊肉风味,美不胜收啊。二.青海招牌风味说到青海,大家最初可能会想到美丽的青海湖,但若对来过青海的朋友来说,想必青海的羊肉是他们念念不忘的了。仲夏到初冬是草茂羊肥的黄金季节,也是吃最鲜嫩可口的手抓羊肉的好时机。此时,倘有贵客来到,喝过奶茶之后,热情好客的牧人便到羊群里挑选出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只需喝三碗奶茶的寒暄功夫,一大盘层层叠叠,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就端在你面前了。羊肉最平民的吃法便是手抓,手抓不是一道细致的菜,那只是一种吃法,一种大胆豪气的吃法而已,将新鲜羊肉剁成巴掌大的块状放到锅里煮熟了吃,便谓之手抓。煮手抓的锅要大,水得是凉水,开锅后掠去血沫子,下上青盐、花椒、姜皮、辣子,等熟了就可以吃了。有一种“开锅肉”的吃法,是指羊肉刚煮开锅,在打沫子的同时就可以捞起来吃了,一口下去,血水外流,倒也鲜香爽口你要在开锅十几分钟内不吃,你想吃也咬不动了,那便不是开锅肉,这也怪,你只好在一两个钟头后等它绵软了方能下口。这东西也让我想起江南有河蚌汤,那蚌肉也是初入锅煮开便食还能嚼烂,动作稍一迟钝,牙口再好那也是满嘴牛筋一块,任你狠咬细磨,那也是咬不烂扯不断,只得耐足了性子,一锅汤得文火慢炖,辛苦半天方能等来上等美味。这一盘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泽诱人,用刀割吃,虽然吃得嘴油的手滑,但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