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导游词不知道大家来之前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入境广州观车头,飞抵桂林观山头,游览北京观墙头,求仙入海关龙头。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便是这里所说的龙头——山海关老龙头景区。老龙头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长城,也是现今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千米的临海高地上。“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在华夏大地上,他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地把头在此伸进滔滔的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不仅要问了:这里为什么要叫老龙头呢?万里长城被我们尊称为一条巨龙,这里是长城的起点,理所当然被称作“龙头”,加上长城历史久远,我们在“龙头”前面加一个“老”字,以表达我们的敬仰之情,故称之为“老龙头”。好了,等车停稳了,大家拿好贵重物品随我下车。(老龙头的景区主要景点有龙武营,点将台,澄海楼,入海石城等,我们会按照这个顺序游览。)咱们在景区游览1小时,在景区我给大家讲解到入海石城,然后大家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在景区一定要保管好贵重物品,景区有两个出口,大家要记住我们车牌号和停车地点。咱们不要随意购买小商贩的东西,没有质量保证,也不要做游艇,不安全,以免发生危险。【火炬起点】【宁海楼】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唯一的一座海堡城,它自身就是一座防御功能齐全的建筑群,但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遭到破坏,现在的宁海城是按其原貌修复的【龙武营】在明朝老龙头是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既然是军事要地,就必然有将士在这里驻扎。大家看前方这片古建筑,就是龙武营,是守城士兵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是现存最完整的海防兵营)我们现在就进入龙武营看看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碾房]左手边上这间屋子便是碾房,我们进碾房的里边看看,虽然只看到几件简陋的工具,但是却能感受到但是明朝士兵戍边的艰苦。【粥房】除了碾房我们再去粥房看一看,这里是士兵用餐的地方。古代的炊事员怎样解决这么多士兵的吃饭问题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大家看,这边是一些平时用的小锅,这里还有一口大锅。据说熬一锅粥就够几百名将士喝了。用这个锅特别讲究方法,要先用大火烧开,然后再用小火慢慢熬,做饭的士兵还要不停的搅拌,才能不糊锅底,熬出香喷喷的粥,由此我们也能想到炊事员的辛苦。【水井】大家看,这里有一口水井,在大海边本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花岗岩,雨水可以渗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水井对军营来说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总会有两个士兵守卫。【马厩】放马匹的马厩【牢房】关押士兵的牢房【粮仓】储备粮食的粮仓大家看那边可以看到放马匹的马厩,储备粮食的粮仓,还有关押违禁士兵的牢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是按比例缩减的。[辕门]大家看那前方这个门叫做辕门。为什么叫辕门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这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云梯,巢车】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是攻城时所用的作战工具。这艘船是仿明朝的战船,当时明朝的造船技术很发达,郑和下西洋,用的就是明代的战船。我们一会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古代人就是利用这些工具作战,大家别小看他们,在那个时代却是巨大的。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与士兵居住的条件相比这里要好得多,可见古代等级制度多么严格。现在我们看见的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