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球物理测井•授课对象:石油、基地本、专科生•课程设计学时:36,其中授课学时为31小时,实习学时为5•课程总安排: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测井原理及其简单应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理论出发,掌握测井原理、方法、仪器设置及其基本应用,为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及应用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二部分:测井资料解释基础、数字处理及应用。•主要讲授测井资料质量检测、解释基础,数字处理过程及其综合应用,掌握测井资料处理过程及综合应用方法,并通过实习巩固所学测井原理资料解释及应用方法。•补充教学内容:测井新方法、原理及其应用。绪论•测井的概念、作用、测井手段的引出、开课的要求•概念:石油地球物理测井就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测量井中信息,研•究地下岩性剖面、构造特征、沉积环境等,评价油气藏。•定义:具体地说石油地球物理测井就是从各种物理响应特征出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模式,选择正确的参数,推出合理解释结论。狭义的测井一般包括仪器和解释两个部分。•解释又分为定性、定量两种。•***:课程以原理为基础,以解释为重点,注重于测井资料的•地质学应用,即着重于测井解释,测井地质学方面的学•习与讨论。••开课基本要求:•**.基本掌握国内外几种基本测井方法:视电阻率Ra、自然电位SP、自然伽玛GR、声波时差AC、密度DEN、中子CNL等。•**.掌握定性定量求解孔隙度Φ、渗透率K、饱和度So等测井方法及数字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测井手段的提出:反映地下地质各种特征的手段有多种.井壁取芯、岩屑取心、野外露头观测等•井壁取心:样品体积太小,不是以做全面分析。•岩屑录井:岩样量大,各层岩样易混淆,并且岩屑易造成•延时,层位、厚度卡不准。•钻井取心:样品全,全井取心造价高,影响钻井速度,不•太可能个别重要参数井除外)。•野外观测:结果只能对地下特征加以推测。•测井具有速度快、反映直接、经济实惠、剖面连续等特点,这也就是测井技术被引出而又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一、地球物理测井的分类•按其物理响应特征分为•电法:自然电位SP、人工电位、电化学、视电阻率Ra、•侧向RLL、LL3、LL7、LL8、微侧向、微球形聚焦、•感应ILD、标准测井、介电常数测井ε•声法:声波AC、声幅、全波列、井下电视等•磁、核物理:自然伽玛GR、密度DEN、中子CNL、中子寿命、电•磁波传播效应测井EPT等•力学测井:岩石强度测井•热力学测井:井温测井等•其它:井径、井斜、地层倾角DIP、地层压力测井FMT、随钻测井MWD二、地球物理测井的任务•1.划分岩性剖面、区分渗透层,并定出其厚度、深度•2.定量、半定量求解储层参数(Φ、K、So、h、Vsh等)•3.进行地层对比、确定地层产状、分析沉积环境•4.研究地层压力、岩石强度•5.准确寻找放射性矿层。如U、Th、K•6.为油藏描述、地震分析、盆地模拟提供有利的参数和证据•7.为油田开发提供动态参数•8.研究新钻井工艺、新测井方法、解决生产、科研中出现的问题三、地球物理测井的内容•1.勘探井地质评价: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一即“四性”关系研究,裸眼井评价,取准各项地质资料。•2.油田开发:提供压力、有效厚度等。•3.钻井工程质量检测、井斜、井温、固井等•4.长期动态资料:如残留油饱和度评价、水淹情况等四、地球物理测井的过程•野外采集处理解释•反复认识和反复解释的过程•一线操作员的素质五、国内外测井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一)历史的回顾•.1.测井起源于法国.1927年法国人斯伦贝谢两兄弟发明了电测井、用于勘探、石油、天然气、地下水、金属等资源,我国于1939年,翁文波教授等把电测井引入到中国,使用电测井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开始了我国测井的生涯。•2.1941年,美国人阿尔奇通过大量实验,建立了岩石电阻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经验关系式,根据饱和度高低来发现油气层,奠定了测井找油、气理论基础,为测井史上的一大飞跃。•在勘探生产实践中,从勘探发现到后期开发,都离不开测井,需提供储集层各项参数、发现有利的油气层、在开采中寻找产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水淹等均离不开测井。因此人们对把测井分为勘探测井和开发测井。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