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法语(第二集)摘自净空法师2004年7-12月讲《华严经讲记》◎每个人都有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工作,都是为整个社会,为一切人民来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都尽分,我为人人没有尽到分,没有认真,没有努力,我就欠人人的债务。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他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上,他全心全力贡献出来,做到尽善尽美,他不欠债。他对于社会上每个行业、每个人,他都对得起。一生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看懂、看明白了,恍然大悟,要向他学习,我今天必须要把我自己的工作做好。◎这一句里面,就是你一定要觉悟念佛是功德,但是念这一句名号有没有功德?会念的有功德,不会念的没有功德。不会念的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怎么叫会念?会念是与佛功德相应。就是我念阿弥陀佛,我就会想阿弥陀佛的功德。—1—常常想阿弥陀佛的功德,把阿弥陀佛功德变成我自己的功德。想久了,想久了我的心里改变了,我的行为改变了,我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跟阿弥陀佛一样,这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我的功德。阿弥陀佛是怎样对人,阿弥陀佛是怎样生活,我变成跟他一样!阿弥陀佛具一切功德,当然我也具一切功德,就是这么个道理。◎不学佛就是不明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转怨为亲,转敌为友,你要转;转就是转境界。化敌为友,化怨为亲,化是从自己的内心,转是把境界转过来,这就是积功累德,你怎么会生烦恼?永远不会生烦恼。生烦恼,凡夫,迷而不觉,觉悟的人怎么会生烦恼?他所生的是欢喜心,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我们不能不知道。◎念念能够化解宿怨就是大功德。人家看我不顺眼,瞪我一眼,欢欢喜喜,阿弥陀佛,给他一问讯,功德。人家看到我们,讨厌我们,我们不管有没有做错,他总是来找麻烦、来挑剔,来呵斥你,来骂你,你恭恭敬敬接受,阿弥陀佛,我改过,功德,化怨!别人争我让,别人侮辱,我能忍忍让是功德。起心动念能利益社会、利益众生,—2—不为自己,能舍己为人,功德。功德在哪里?一切时、一切处,到处都是功德,到处都是福田,就看你认不认识,你会不会种。种福田。你不认识,你不会种,那就无可奈何,没法子。所以这一桩事情,你想想看你不学佛怎么行?◎所有一切冲突、障碍也从妄想生,是你把事情看错了,你想错了。真的像做恶梦一样,梦醒了,我们晓得一无所有。你再仔细思惟观察,正在作梦的时候,那有没有得?还是一无所有。可是在作梦的时候,我们确实不知道,以为真有可得,真的要跟人家去相争。如果知道一无所有,不可得,你还争什么?你的心一定非常清净,非常平和,非常自在,自在就有安乐,那是自性正常的享受。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总在一个觉迷。◎自己在这个时代用功,要懂得不拘形式,古人所讲的重实质,不重形式;如果在形式上做出来,如果只注重形式,没有实质,没用处。形式上做得很如法,真用功,嫉妒、障碍一定出现,毁谤、侮辱、陷害统统都来了,你要是招架不住,往往就退转。这是现前的,无论是在家、出家,几乎每个人都碰到的事实真相。不拘形式比较好一点,—3—避免造成嫉妒,尽量不要让人嫉妒。这小心谨慎,就是一般人讲低姿势,处处表现出谦虚、恭敬,不自以为是,你就能减少障碍。决定不要批评别人,别人做得不对也不能批评,我做得很对也不必称说,默默的去做就好。别人的好处赞叹,别人的过失不提,不但不提,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要学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功夫。对自己,我们是修念佛法门,我们求的是念佛三昧,对念佛三昧准有帮助。◎我们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我们的心理行为,这是根。会修的人,你看看古大德常讲,从根本修,会修行的人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起心动念要落到自私,这就错了,这就造业。你说造什么业?加强你的「我我所」的执著,这有什么不好?是的,这在世间法里面讲没有什么不好,如果在出世间法就很不好,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你不想出六道轮回,这没有问题,你想出六道轮回,它正好障碍。六道轮回就是我执造成的,执著我、执著我所,你就脱离不了轮回。你执著的愈严重,在六道里面,这六道就在下面,你执著的轻,你—4—就往上生。「我我所」都不执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