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VIP免费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_第1页
1/14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_第2页
2/14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_第3页
3/14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述的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现象。这种类型的题目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赘述,如:如:北京卷4、福建卷27、四川卷31等。而在生物界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情况,如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2.1基因互作: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基因互作。F2表现型的比例仍然是9:3:3:1,但它与孟德尔的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所产生的9:3:3:1的性状组合比是完全不同的。如:鸡冠的形状很多,除我们常见的单冠外,还有玫瑰冠、豌豆冠和胡桃冠等。其形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P和p、B和b)控制,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如下表:基因组P和R同时存在(P_R_)P存在,R不存在(P_rr)R存在,P不存在(ppR_)P和R都不存在(pprr)鸡冠形状胡桃冠玫瑰冠豌豆冠单冠如果把纯种豌豆冠的鸡跟纯种玫瑰冠的鸡交配,F1代的鸡冠是胡桃冠,它不像任何一个亲本,而是一种新的类型;F1代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代,它们的鸡冠有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和单冠,大体上接近9:3:3:1,其中胡桃冠和单冠是新出现的两种类型。在这个例子中可以认为胡桃冠的形成是由于P与R的互作,单冠是由于p与r互作的结果。2.2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都是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现象F2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值为9:7。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如:香豌豆中,只有当C、R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否则都开白花。白花品种A(CCrr)与白花品种B(ccRR)杂交,F1代(CcRr)全是红花,F2代红花:白花是9(C_R_):7(3C_rr、3ccR_、1ccrr)。这里的C、R即为互补基因。2.3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单独存在时能表现相同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新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代表现型有3种,比值为9:6:1。如:安徽卷4.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是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两圆形的南瓜杂交后代全为扁盘形可知,两亲本均为纯合子,而从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9:6:1看出,F1必为双杂合子。所以本题是考查基因间的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示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种性状,F2代表现型有3种,比值为9:6:1。所以两圆形的亲本基因型为选项Co此种类型的还有全国卷1(大纲卷)332.4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对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当它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对另—对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这种基因称之为抑制基因。该种情况下F2代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3:3。如:家蚕有结黄茧的,有结白茧的。黄茧基因是Y,白茧基因是yo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把结黄茧的家蚕品种(iiYY)跟结白茧的欧洲品种(Ilyy)交配,F1代(IiYy)全是结白茧的,把子一代结白茧的家蚕相互杂交,F2代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率是13(9I_Y_、3l_yy、1iiyy):3(iiY_)。2.5上位作用:某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叫做上位效应。2.5.1隐性上位作用: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可遮盖另—对非等位基因的表现,这种现象叫做隐性上位作用。F2代表现型有3种,比例为9:3:4。如:新课标湖南卷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x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同对基因、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