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式钻井平台一种海上钻井装置。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半潜式钻井平台,又称立柱稳定式钻井平台,是大部分浮体没于水面下的一种小水线面的移动式钻井平台,是从坐底式钻井平台演变而来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又称“支柱稳定平台”,它是在坐底式钻井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结构与坐底式基本相似,下部为一浮筒构架,上部为平台。它与沉底式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工作时不是座在海底,而是像船体一样漂浮在海面上。当水深较浅时,半潜式平台的沉垫(浮箱)直接坐于海底,这时,将它用作坐底式钻井平台。当工作水深>30m时,平台漂浮于海水中,相当于钻井浮船。到目前为止,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经历了第一代到第六代(可钻3000米)的历程。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浮式钻井装置。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可钻3000多米深,而国内钻井深度一般在300m以内。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由上部平台、下浮体(沉垫浮箱)和中部立柱三部分组成。上部平台任何时候都处在海面以上一定高度。下部浮体在航行状态下是浮在海面上,浮体的浮力支撑着整个装置的重量。在钻井作业期间,下部浮体潜入海面以下一定的深度,躲开海面上最强烈的风浪作用,只留部分立柱和上部平台在海面以上。正是因为在工作期间半潜入海面以下这种特点,被命名为半潜式钻井平台。这种钻井平台在水深较浅时,也可以坐在海底进行钻井,与坐底式一样。上部平台半潜式是从坐底式发展而来,所以上部平台部分,与坐底式平台类似,但比坐底式平台要先进得多。上部平台一般也分成两层,上层为主甲板,下层为机舱。主甲板上主要放置钻机、井架、钻具、起重设备、消防、救生设备、各种工作间和生活区(一幢楼房),还有直升飞机平台等。下层甲板即机舱内主要是机泵组,固井设备,泥浆循环系统,以及各种材料库罐等。平台的尺度都相当大,所以有很高的自持能力。上部平台的形状以矩形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三角形、五角形、八角形,甚至还有十字形和中字形。沉垫浮箱沉垫又称浮箱,制成船形沉没于水,有许多各自独立的舱室,每个舱室内有进水泵和排水泵。它用充水排气及排水充气来实现平台的升降。其外形有矩形、鱼雷形、潜艇形及上下平坦、左右两侧为椭圆等多种形式,内有供升降用的压载舱。立柱它用于支撑平台,连接平台与沉垫。立柱个数有3,4,56,8个等。锚泊系统它用于给平台定位,通过锚和锚链来控制平台的水平位置,把它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钻井工作的要求。半潜式钻井平台自航或拖航到井位时,先锚泊住,然后向下船体和立柱内灌水,待平台下沉到一定设计深度呈半潜状态后,就可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时,由于平台在风浪作用下产生升沉,摇摆、飘移等运动,影响钻井作业,因此半潜式钻井平台在钻井作业前需要先下水下器具,并采用升沉补偿装置、减摇设施和动力定位系统等多种措施来保持平台在海面上的位置,方可进行钻井作业。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用于钻勘探井,也可以钻生产井,并且可作生产平台用于油田的早期开发,在钻探出石油之后,即可迅速转入采油,此时可作为浮式生产系统的主体。半潜式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优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修费用高,需有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稳定性比钻井浮船好。当浮箱注满水后,再用锚链固定。这样虽然处于漂浮状态,但是比钻井浮船稳定。而且,运移灵活。由于半潜式钻井平台既能满足水深多变的要求,又能及时地运移,因此它最具有发展潜力。半潜式钻井平台一般由平台本体、立柱和下体或浮箱组成。此外,在下体与下体、立柱与立柱、立柱与平台本体之间还有一些支撑与斜撑连接。在下体间的连接支撑,一般都设在下体的上方,这样,当平台移位时,可使它位于水线之上,以减小阻力。平台上设有钻井机械设备、器材和生活舱室等,供钻井工作用。平台本体高出水面一定高度,以免波浪的冲击。下体或浮箱提供主要浮力,沉没于水下以减小波浪的扰动力。平台本体与下体之间连接的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