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张向华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主动探险究的方法,设计实验。(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险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兴趣。教具准备:教师用具:(1)多媒体课件、500mL烧杯、100mL烧杯、薄铜片、硬纸片。(2)热水、白磷、红磷、洒精(70%)、面粉、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蜡烛、烧杯、灭火器、金属罐、塑料盖。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燃烧第2课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以故事为载体,创设情景][教师]1985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了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战舰上为什么失火了呢?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找到了“纵火犯”——草料。通过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回答可能有]1.想到一艘宏伟的战舰在大火的作用下会之东流。2.能够想像出全舰官兵、战马当时的求生欲望有多强。1优质课教案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张向华3.想知道草料为什么就成了“纵火犯”呢?4.想到大火有多么的无情。…………[教师]通过刚才的故事,大家感觉火是无情的,但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化。在日常生活中,火也为人们带来了幸福。我们第七单元就给大家介绍“燃烧及其利用”。[板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师]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火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纯净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水量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供我们饮用呢?[学生回答、交流]火是某些物质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可以被用来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取暖、烘干衣服等。燃烧是人们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什么草料成了“纵火犯”?[学生]可能回答:1、有人故意把草料点着了。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扔进了草料里了。…………[教师]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草料燃烧,但草料的燃烧导致了一艘战舰的毁灭却是事实。草料具备了哪些条件就可以燃烧呢?下面我们就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先从取水口取水,在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进入反应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中沉淀后,再转入过滤池,过滤池就如我们实验中的滤纸起过滤作用,把一些不溶性杂质除掉。把除掉不溶性杂质的相对干净的水送入活性炭吸附池,因为水中除含水量有不溶液性杂质外,还含水量有一些可溶液性杂质,而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可溶液性杂质,如颜色、异味等等。从活性炭吸附池中出来的水已经相当澄清了,就是所谓的清水了,这时就可进入清水池。最后再进入配水泵,在直入配水泵这前要对水进行投药消毒,这样就可以送给千家万户,供人们使用了.[板书]一、燃烧[活动与探究]请学生先检查实验台上的仪器,两个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投影:活动与探究————燃烧的条件1、器材:500mL烧杯一个,100mL烧杯一个,一片薄铜片,硬纸圈,热水,白磷,红磷。2、方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墙铁壁片,铜片上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