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量组员:李月清组员:李月清4848号号蔡立萍蔡立萍5353号号林礼彬林礼彬7070号号摘要:摘要: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本文就部分刻板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本文就部分刻板印象理论一一作以介绍,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印象理论一一作以介绍,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评述。评述。关键词:关键词:刻板印象,评述刻板印象,评述11前言前言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1922年年LippmanLippman在其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角度。有关刻板印象的经验研究始于卡茨和布雷利(有关刻板印象的经验研究始于卡茨和布雷利(19193333),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创立了一种测量),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创立了一种测量刻板印象的方法—检核法,卡茨和布雷利的做法刻板印象的方法—检核法,卡茨和布雷利的做法是,给被试一系列词,让他们就某一特定团体挑是,给被试一系列词,让他们就某一特定团体挑出五个最能体现该团体特征的特质词(最典型的出五个最能体现该团体特征的特质词(最典型的词),被试在选词方面的一致性程度,即表现刻词),被试在选词方面的一致性程度,即表现刻板印象的强弱;选出五个词,就是刻板印象的内板印象的强弱;选出五个词,就是刻板印象的内容。自这方法问世,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容。自这方法问世,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范围及性质,主要还在于收集比较人富,但研究范围及性质,主要还在于收集比较人群(如种族、性别等)的刻板印象。群(如种族、性别等)的刻板印象。加德纳等人推出了一种比较数量化的测量加德纳等人推出了一种比较数量化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要求被试在一系列的两极特方法,该方法要求被试在一系列的两极特质表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