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理性之光》教案(岳麓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启蒙运动相关的基础知识(2)、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2)、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求实精神,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3)、了解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等人类财富,为我国的强大繁荣和文明作出自己的努力。4、教学重难点: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启蒙运动的意义。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策略手段材料分析法、对比法一、启蒙运动兴起1.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17-18世纪,封建统治不断强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4)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5)科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3.高潮:18世纪中叶,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出现高潮,19世纪扩展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4.主要观点:(1)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2)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5.指导思想:理性主义。6.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启蒙思想家及观点1【特别提示】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本质是相似的的,但各有侧重点:孟德斯鸠主要侧重于论述未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伏尔泰主要侧重于论述公民的权利;卢梭则从理论上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康德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人文精神。三、意义1、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比文艺复兴更具有政治革命性质;阐释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3、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4、也推动了亚洲的中国、日本等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5、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4.(2009·海南)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时期国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著作思想地位及影响兴起英国霍布斯[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洛克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高潮法国伏尔泰自由平等、抨击天主教会;歌颂理性《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把文艺复兴时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