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历史说课稿《开辟新航路》新人教版一、教材简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教学目标定位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影响。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B、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学情分析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世界市场)2、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及辨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生特点: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3)存在不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和认知水平尚待提高;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四、教法简介1.教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对比教学法。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使老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学法:历史比较法,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认识基本史实,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五、课堂教学设计1、导入:播放视频《大国的崛起》导入新课。2、过程(梳理清晰的主线)情境①:多媒体展示“旧航路”、“新航路”1【设计理念】:新旧之分,释疑解惑“旧航路”指传统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航路。15世纪以前,从东方到欧洲主要有3条交通要道:一是陆路,由地中海沿里海到达中亚;另外两条是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经过两河流域达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者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新航路”是相对旧航路而言的,是指欧洲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探究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由学生阅读课文整理)点拔①:必要性: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商业危机:东西方商道受阻宗教需要:传播天主教可能性:客观: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提高,物质财富的保障主观: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情境②:引用教参材料【设计理念】:梳理出第二条主线“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材料: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我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再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我们还常常吃木屑。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引自与麦哲伦一道作环球航行的皮加费塔在航海日记中的描述探究②:列表归纳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点拔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支持王室人物航线1487-1488葡萄牙迪亚士西欧--好望角1492西班牙哥伦布西欧—美州1497-1498葡萄牙达伽马西欧-好望角-印度1519-1522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行2情境③:材料: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辩题: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正方:同意。反方:反对。【设计理念】:梳理出第三条主线“走向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探究④:模仿陪审团进行辩论点拔④:理解概念“世界市场”、“商业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