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阳楼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继续学习文言文常识,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诗歌及写景散文的写法。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思想教育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文言文常识,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诗歌及写景散文的写法。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检查背诵《诗两首》。岳阳楼和洞庭湖,我们已经读了几篇诗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作者简介: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号凫隐居士,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公安派”为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至“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3、文题与文体题目表明作者游览的地点,作者凭借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抒发了内心痛苦之情。《游岳阳楼记》是一篇游记,袁中道游岳阳楼触景而思古,由思古而伤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隐衷。二、感知课文:1.生字淼miǎo屏息bǐnɡ裣衽liǎnrèn诎qū妖茜qiàn泫然xuàn增堞dié玄鬓已皤pó2、朗读停顿指导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炮车云|生三、学习重点词句,疏通文意。1、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委,汇积。洞庭湖是沅水、湘水等九条河流汇积而成。2、九水方奔腾浩森,以趋浔阳淼:同“渺”。3、竭九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4、屏息裣衽:屏息,屏住呼吸,抑止气息。裣衽,把衣襟夹在带间,表示敬意。5、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6、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政,通“正”。妖茜,妩媚文,装饰。正好必须以君山的妩媚来文饰它的丑陋。7、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8、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9、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滕子京在泾州(今甘肃泾川)曾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时值天气阴晦,士气不振,子京大设牛酒犒劳士卒。知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时被诬告“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贬官岳州。庆,庆州。左迁,贬官。此地,指岳州。10、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奏弹劾。11、第以束发登朝:但是他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大官。第,但是。束发,指成童,即年龄较大的儿童。古代男孩束发为髻是成童的标志。三、行文思路与主旨概括提示: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的联想和感慨。1.写景——岳阳楼四周壮丽的景色。(喜)2.抒情——怀才不遇和手足相失之痛。(悲)触景-----思古------伤己本文描写了洞庭湖一日美景,深刻地表明了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同时也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作者的与滕子京的思想有何不同?滕子京虽遭贬谪,但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能笑对人生作者官场不顺利,加上胞兄病故,内心抑郁难以排遣,流露消极倾向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根据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