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2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编号课题课型编写人审核人时间027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的作用。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先学(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二)解释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2.委而去之()()3.兵革非不坚利也()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查阅资料,分清古代“城”和“郭”的区别:(二)课堂探究: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2.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课文,并对照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句。4.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提出的?(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还设置了两个分论点,是哪两个?(3)为了证明论点,作者在第2段选取进攻失利的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说明“”不如“时”;第3段选取防守失利的例子,连用四个并列否定句,形成排比句式,充分铺张防守方具备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结局,更有力地说明了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守战方仍然失败,这正是因为“”不如“”。(4)讨论第4段的作用:本段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即“得人和”,“得人和”则“”,从而得出结论“,”。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5.拓展延伸: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呢?说出你的看(三)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四、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