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与朱元思书》教案学习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志趣的高雅。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山水的感情。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及全文内容。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本课标题与内容“奇特”之处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1、个别朗读,师生评2、集体读,点评三、读懂课文:学习古文不仅要求会读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如有困难词句,做上标记。1、个别尝试翻译。2、师生点评3、重点难点词句的解决。四、研读课文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富春江的美景好象就在我们眼前。同学们,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提问:1、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特征?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师: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的高度的概括和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景色的呢?生:作者先写异水,再写奇山师:那么,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生: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师:作者又是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从感觉角度看,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生: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生:运用修辞手法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五、体情品意:“鸢飞戾飞者……”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明确: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六、神游家乡山水列举家乡山水,感受自然之趣七、作业1、复习本节内容。2、完成对比阅读练习板书设计: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动静“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结合奇山:形奇(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声奇(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色奇(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视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