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试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C+CuO―(2)CO+CuO―(3)Cu2(OH)2CO3―(4)H2+CuO―二、新课教学(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板书)教师提问:钟乳石、石笋、石柱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CO2+CaCO3+H2O――Ca(HCO3)2――演示实验:蛋壳的变化1、将生鸡蛋投入稀盐酸中,观察有何现象?2、2分钟后取出,洗净后蛋壳发生了什么变化?3、10分钟后取出,洗净,又有什么变化?4、解释原因。小结:物质转化的规律(根据图2-17)1、两条纵线:(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金属氧化物+氧气→碱(可溶性碱)碱+盐→新碱+新盐(各举例)(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学生练习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思考学生观察并记录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看课本物质转化的规律图师生共同归纳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酸+盐→新酸+新盐(各举例)2、四条横线:(1)金属+非金属→盐(2)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3)碱+酸→盐+水(4)盐+盐→新盐+新盐(各举例)3、四条斜线:(1)金属氧化物+酸→盐+水(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3)碱+盐→新碱+新盐(4)酸+盐→新酸+新盐(各举例)4、两条折线:(1)金属+酸→盐+氢气(2)金属+盐→金属+盐(各举例)课堂练习:课后练习61页1-6题三、课堂练习:1、讨论:试设计制备ZnSO4的4种方法2、课本P61练习第2、3、5、6小题四、课堂小结:(略)五、布置作业:作业本(B)P19A层第1——5题B层第1——7题师生共同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学生课堂练习学生分层次教后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做好几个演示实验,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生小组讨论、观察、读图、个别提问等形式来感提高教学效果。还有要注意控制课堂上的时间,合理安排好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物质转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