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时练1.(2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边塞(sè)爱慕(mù)喇(lǎ)叭舍(shì)然B.赫(hè)拉庇(pì)护添(tiān)头崩坠(zhuì)C.凯(kǎi)歌雕(diāo)像中(zhōng)伤杞(qǐ)人D.汲(jí)水较量(jiào)蜘(zhī)蛛星宿(xiù)2.(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爱慕(mù)溉汲(jí)躇(chú)步跐蹈B.庇(bì)护喇(lǎ)叭舍(shě)然大喜C.中(zhóng)伤强(qiáng)大身亡(wú)所寄D.较(jiào)量崩坠(zhuì)闻而传(chuán)之3.(2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我们从郑振铎的《猫》一文中感受到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主要源于他对猫的喜爱。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伊索。C.《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些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D.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个词都是代词。赫耳墨斯觉得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4.(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前者是以神喻人,后者是以动物喻人。B.《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相传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C.本课这四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D.《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流言不可信,凡事要经过调查研究才能确定真相。5.(2分)下列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B.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C.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D.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6.(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B.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7.(2分)下列有关《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B.两则寓言都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故事发展。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则告诉我们即使取得较大胜利也不能骄傲,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挫。8.(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身亡.所寄(逃亡)B.奈何..忧崩坠乎(为何,为什么)C.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D.若.屈伸呼吸(你)9.(2分)《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已经演变为一个成语,常用来讽刺。10.(10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及其家穿井________②国人道之________③闻之于宋君________④因往晓之________⑤若屈伸呼吸________11.(5分)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野猪、马与猎人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选自《伊索寓言》)12.(5分)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添头白送后,他的心情会怎样?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13.(12分)在“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中,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请你积极参与并解决以下问题。(1)作为《我爱文学》手抄报的编辑,请你把下面的创刊词填写完整。我爱文学,爱她那隽永的诗意语言;我爱文学,爱她那________;我爱文学,爱她那________;我爱文学,爱她那深刻的思想主旨……与文学相伴,一路花开!(2)为了使手抄报的版面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