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廉政准则演讲稿学习《廉政准则》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已经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廉政准则》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应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呢。这永远是值得我们深思并展开讨论的话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官者应做到清正廉明》。清则能正,廉则能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颁布施行,这既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现实需要,也我们党科学建党、制度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能力的双重体现。其中八个方面“禁止”、52种“不准”的具体行为,既是对近年来腐败现象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概括,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约束。《廉政准则》的推行,要求我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为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清,即要清清白白,安于清贫。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管理者、政府权力的代表者、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出淤泥而不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经得住考验,顶得住诱惑,不为利累,不为情困,不为色迷,“任你红尘滚滚,自清风明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做到清清白白,安于清贫,“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望,解民之所忧”。当前,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的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面临着各种利益诱惑,为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远离腐败深渊。把《廉政准则》成为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的整容镜,永葆中国共产党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第1页共3页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深化思想,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拒腐蚀,永不沾”。正,即要正直无私,处事公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施展才干,造福于民;滥用权力,必然祸害群众,殃及自己。“德不修则身家败,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应秉着正直无私、处事公正的办事思想,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全体党员做好表率作用,真正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坚实的执政基础。如果在思想观念上出现偏差,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滥用、乱用现象。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清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在选人用人等方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廉政准则》规范手中权力的使用,不把权力当作是为个人谋取好处的手段和筹码。观念正则行为善,情为民系则必为人民所爱,而自身则可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奋斗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廉,即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吴仁宝说过“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床之席”,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也有“濯清莲而不妖”之说。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松懈,没时刻注意自己特殊的身份,沉溺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为此,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慎其所好,抑制和戒除有损于自身建设、影响秉公用权、可能被别人利用以及贻误共产党事业的爱好;又要正其所好,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加强自我改造,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仁政之德,做到有所好有所不好,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思想上,要始终做到“名利上有满足感,能力上有危机感,工作上有紧迫感”;在工作上,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对照《廉政准则》逐条逐项搞好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第2页共3页明,即要光明磊落,自觉接受监督。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