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课题说明文阅读----说明顺序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各种顺序的概念。2、引导学生指出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辨识三种说明顺序,能指出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教学难点辨识三种说明顺序,能指出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0.5分)二、展示教学目标(0.5分)三、课堂导学(42分)课前布置两篇说明文阅读:《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2015安徽)《“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2013河南)由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导入出示课件(1)了解说明文各种顺序的概念。(2)引导学生指出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阐释各种说明顺序:学生阅读学生聆听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生配合举例(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2.理清说明顺序:明确: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逻辑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3.举例分析:学生找例子并找出关键词进行理解(根据以往所学的文章或者典型的阅读文章)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回忆所学文章《中国石拱桥》《核舟记》(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桥(1189年)→长虹大桥(1961年)(时间顺序)(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结果→原因;主要—次要)(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概括→具体)(5)介绍三人:东坡(中)→鲁直(左)→佛印(右)(空间顺序)(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从……(空间顺序)4.方法归纳:(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5.考试类型:a.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答题技巧:针对全文顺序的问题,采用排除法即可,先看是不是时间顺序,再看看是不是空间顺序,最后看是不是逻辑顺序。因为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明显的标志。还《故宫博物院》学生边听边记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有科普说明文大都运用逻辑顺序。b.段落之间能否调换的问题?答题技巧:针对段落顺序的问题,要尽量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上去揣摩分析。还要考虑前后是否相照应等。6.真题演练:a.《“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2013河南)第十三题b.《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2015安徽)第四题7.教师寄语:多观察、爱聆听、善思考、勤动笔、做个有心人布置作业布置相应的说明文阅读板书设计(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2.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3.逻辑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事物的演变发展-------------时间顺序建筑物的-------------------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逻辑顺序。教学反思设计说明:1.版面设计要求:字体:宋体五号字。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均为2cm。2.框架:提供的样案仅为参考,可加入学校和个人特色,但总体框架不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