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5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5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5
第三节大气环境季风环流学习目标:基本要求:知道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能说出季风环流的原因以及能判断季风的风向发展要求:理解季风环流下形成的季风气候的特点温故知新:(默写)1、图中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2、近地面的低气压带是图和,其上空盛行垂直(上升/下沉)气流,因此该两地带在气候上的共性特点是。3、近地面的高气压带是图中的和,其上空盛行垂直(上升/下沉)气流,因此该两地带在气候上的共性特点是。4、在图中画出气压带之间近地面的风向并写出名称。合作探究一:季风环流的表现1、由于海陆分布不均,存在海陆热力差异,所以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观察上图:1月份,北半球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陆地上形成气压;7月份,北半球夏季,陆地比海洋增温,陆地上形成气压。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1月份7月份2、若上图表示欧亚大陆,它则与东侧太平洋形成明显海陆热力差异,1月份,欧亚大陆的北部形成强烈的压,在图标出名称,其切断了气压带。此时,亚洲东部的风向是,亚洲南部的风向是。在图中用铅笔画出。3、若上图表示欧亚大陆,7月份,欧亚大陆的南部形成强烈的压,在图标出名称,其切断了气压带。此时,亚洲东部的风向是,亚洲南部的风向是。在图中用铅笔画出。合作探究二:季风环流的成因材料一2015年4月15日,京城被沙尘染黄。此次大范围沙尘暴是近13年来北京遭遇的最强沙尘天气材料二甲乙1、沙尘暴的动力是,对应的时间是材料二的图(甲/乙),形成我国季风的原因是。2、与我国不同,位于南亚的印度夏季风势力远强于冬季风,观察图一探讨南亚夏季风的原因。课堂总结:课内检测:1.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B.东亚位于最大的大陆和大洋之间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D.东亚的海洋最深2.形成东亚和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多选)()A.海陆热力性质B.亚洲地形状况C.气压带、风带的移动D.地面反射率不同3读北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⑴根据图中气压中心的分布判断,本图为季的形势图。⑵图中气压中心A的具体名称是,它切断了气压带。图中气压中心B的具体名称是。⑶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气候特点是。课后拓展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澳大利亚西北部和C处两地风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2、如图时间再过半年,澳大利亚的西北部风向可能是,形成原因是答案温故知新:1、AGCE2.CG上升多雨3、AE下沉干燥(少雨)合作探究一:1、快高快低2、高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风东北风3、低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风西南风合作探究二1、风甲海陆热力差异2、南亚离赤道较近,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成西南季风,势力较强。课内检测:1、冬季2、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阿留申低压3、西北季风寒冷干燥课后拓展: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