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引入】你已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当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化学反应会释放能量。【投影】对教材50页“交流·研讨”的分析和整理。【评述】即热饭盒的原理:1molMg(24.30g)和水混合产生的热量足可以把1L水从室温加热到100℃。焊接钢轨是铝与铁的氧化物反应时释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成铁水。即热饭盒能加热食物,铝热剂能焊接钢轨,都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被人们所利用。【板书】二、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源1、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讨论】①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实例?②为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热能利用率提供建设性的意见。③预测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前景。【点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合理的方案。【过渡】化学能不仅可以转变成热能,人们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池就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废旧电池。【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来认识化学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活动探究】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图【演示实验】图2-3-7。将铜片、锌片插入稀硫酸中,然后用导线将铜片、锌片连接起来,并接入一支电流表,观察发生的现象。【观察、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现象】锌片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学生分析】铜片质量未变化,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质疑】请尝试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锌片、铜片上发生反应的情况。【媒体演示】动画展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验中,当把铜片和锌片同时浸入稀硫酸时,由于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中,锌片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而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可见,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讲述】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如锌片),电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如铜片),H+在正极上被还原。在铜锌原电池中,负极自身被氧化,而正极作为载体,溶液中的离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板书】2、化学能与电能间的转化⑴原电池的反应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结论】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铜片:2H++2e-=H2↑(还原反应)【研究】让学生指出所收集的废旧电池的正负极。分析为什么干电池用久了外壳会变软?【思考、讨论、小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但是在原电池中,铜片并没有参加反应,那么,铜片的作用是什么呢?电子在电压的作用下,才能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当锌片和铜片同时浸入电解质溶液时,由于两种金属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会在两者之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时会产生电流。不仅铜,任何与锌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都能形成原电池,还可以用导电的碳棒(石墨)来替代铜片,作为原电池的正极。【引申】原电池装置中气体未从锌片上直接放出,也说明了,原电池的反应比一般的化学反应速率快。【点评】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关于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在此处不做要求。【过渡】这种原电池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实际应用的电池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比它要复杂得多。【观察、交流】观察所收集的电池的外观,初步分析电池的类型、用途,交流结果。【媒体投影】各种各样的电池。图-3-9。【介绍、投影】⑵电池的分类。①干电池(一次电池):日常使用的锌锰电池②蓄电池(二次滇池):汽车用的铅蓄电池、手机用的镍氢电池、锂电池③燃料电池:用于航天、军事领域。教材图2-3-10、图2-3-11。【点评】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电池是一种能源,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本节内容。【阅读理解】教材52页第二段:化学能与光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板书】3、化学能与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