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发和离子检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以及杂质离子除去的的方法,并掌握其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对化学实验的体验,获得对实验科学方法的正确认识第一部分:知识填空1.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1)过滤——适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水,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的三层滤纸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烧杯内壁相接触。以上就是常说的“一贴”“二低”“三靠”过滤之后要进行洗涤,方法是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少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等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三次,然后通过检测最后一次洗涤液的方法检验沉淀是否涤干净(2)蒸发——适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主要仪器: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石棉网等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使用坩埚钳把蒸发皿取下,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再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出蒸发皿2.观看粗盐提纯实验录像完成下面表格,并回答问题步骤现象(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器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过滤纸,流入另一个烧杯中(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1.粗盐水过滤后,滤液仍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因?下一步如何操作?2.整个过滤蒸发过程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粗盐中SO42-离子的检验提示:在检验试样或配置好的试样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时,每次应取少量进行实验,不能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待检试样或配置好的试样溶液中,以下待检测的原溶液均指从待检溶液中取出的少量溶液思考:下列检测流程可以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吗?原溶液BaCl2白色沉淀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还可能是Ag+原溶液BaCl2白色沉淀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还可能是Ag+,SO32-原溶液Ba(NO3)2白色沉淀稀盐酸/硝酸沉淀不消失还可能是SO32-原溶液稀硝酸无明显现象Ba(NO3)2白色沉淀还可能是SO32-原溶液稀硝酸无明显现象BaCl2白色沉淀还可能是Ag+,SO32-原溶液稀盐酸无明显现象Ba(NO3)2白色沉淀只可能是SO42-原溶液稀盐酸无明显现象BaCl2白色沉淀只可能是SO42-请总结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所加试剂的作用4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实验表明经过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得到的盐中仍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实际上,除了硫酸盐外还含有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所以上述实验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并没有得到纯净的食盐,对于可溶性杂质中的盐类,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检出,并用化学方法除去。实际的粗盐提纯过程就是将不溶性杂质过滤后再进一步除去可溶性杂质。讨论: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1)粗盐的成分:主要为NaCl,并有CaCl2,MgCl2以及Na2SO4等(2)除杂试剂及反应原理:阅读课本中的溶解性表,填写下列空格:杂质加入的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BaCl2BaCl2+Na2SO4=BaSO4↓+2NaCl氯化镁NaOHMgCl2+2NaOH=Mg(OH)2↓+2NaCl氯化钙Na2CO3CaCl2+Na2CO3=CaCO3↓+2NaCl(3)问题讨论除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除MgCl2时能否用KOH?除CaCl2时能否用K2CO3溶液?为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应是过量的,过量的氯化钡是怎样除去的?过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