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二框题。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识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解创新与社会的关系;②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成规旧俗;②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②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③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三.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教学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计分牌五.教学方法阅读、演示、讨论、启发、感悟、练习六环节探究型课堂教学六.学法指导[学生课前准备]1.查找收集资料。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世博会资料和其他有关创新的材料。并把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分类。2.创新思维训练。讨论如何认识创新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问题]1.基本问题:创新如何让人类进步?2.单元问题:①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如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如何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3.内容问题:①科学的本质是什么?②理论创新的基础是什么?③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关键?④如何认识创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七.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师:同学们,自去年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全球气候峰会以来,“低碳”成为新的热点名词。环保是20世纪末以来人类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社会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去宣传环保。操作:大家一来欣赏以下两组环保图片。(展示传统的环保图片和有创意的环保图片)学生讨论。师:看完这些宣传画,大家比较这两组图片有什么不同,哪些图片更吸引你呢?(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师:确实,后面的环保宣传图片相对前面的更加有创意,寓意更加深刻。其实创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创新,我们不敢想象我们可能还生活在原始社会。是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创新推动了民族的进步。那么创新具有哪些具体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继08奥运会后,今年又有一个世界性活动在中国举行,大家知道是什么活动吗?对了,就是上海世博会啦。下个月底就是开幕式了,世博会上将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精彩创意,今天我们增设了三个展馆,分别有3个小组带领我们去参观他们的世博会展馆。操作:在参观展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单元基本问题,然后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去欣赏展馆资料。(展示学习问题)好,下面开始我们的世博会之旅。【课堂展示】学生介绍世博会三个展馆。角色:三个展馆的正副馆长一.生产力展馆(5分钟)操作:播放生产力展馆宣传片。(30秒)主题:距离不再遥远,只因有你——创新案例: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围绕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展示蒸汽机车、电力机车、柴油机车、磁悬浮列车和高铁等)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建立在科技的迅猛发展基础上的。师:大家参观并听完这个展馆的介绍后体验到创新的什么作用呢?生: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师:生产力展馆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的交通工具的变革都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的。交通工具的的创新让距离不再遥远。除了交通工具变革,还有很多很多的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呢?学生:举例说明(如手机、电视、相机等)师:对了,正是创新,我们才有通讯工具(电话、BP机、大哥大、手机、QQ、MSN、可视电话等)的发展,农业机械的革新(刀耕火种;铁农具的广泛使用,畜力耕田的推广,施肥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速发展;拖拉机耕地、飞机播种施肥、联合收割机收割等)。人类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