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教师进修学校高一生物必修一《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1.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2.学习建议(1)注意区分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膜的种类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活细胞内的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只允许小分子自由通过,它所选择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是严格的半透膜。细胞丧失活力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能力也随之丧失。(2)渗透吸水是植物吸水的主要方式,只有理解了渗透吸水的原理,才能理解细胞吸水的条件。在渗透作用中,水分从水分子密度高的一侧向密度低的一侧运动,由于在细胞中水是溶剂,因此从溶液的角度来说,水分是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渗透。(3)实验是对教科书中的假说、观点、规律等内容的验证和探索研究。要学会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培养并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现象描述记录能力以及结果分析说明能力等。(4)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如果没有紫色洋葱鳞片叶做实验材料,可以用新鲜的红色花瓣代替或其他细胞液无色的细胞材料经活体染色剂染色后观察。一定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要观察的细胞,然后调到高倍物镜下观察正常细胞;再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最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可拓展运用于: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但溶质如果是选择吸收的小分子或离子的溶液(如KNO3溶液、尿素溶液、乙二醇等),则不能用于本实验。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A.C、H、O、NB.C、H、O、N、PC.C、H、O、S、PD.C、H、O、Mg、Fe2.渗透作用是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下列能够称之为渗透作用的是()。A.钾通过原生质层B.氧气通过细胞膜C.水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细胞壁3.将洋葱鳞片叶放在质量浓度为0.45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质量浓度为0.35g/mL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质量浓度为0.4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A.洋葱表皮细胞已死亡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D.细胞液浓度与质量浓度为0.4g/mL蔗糖溶液浓度相当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A.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1C.细胞质和液泡分离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5.成熟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水分之所以能由外到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是因为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A.逐层降低B.逐层升高C.不变D.取决于土壤溶液浓度6.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为()。A.由大到小B.由小到大C.不变D.等于07.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装片时,可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变化状况是()。A.液泡变小,紫色变深B.液泡变大,紫色变浅C.液泡变小,紫色变浅D.液泡变大,紫色变深8.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9.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而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可以看到细胞膜()。A.细胞进行分裂时B.发生质壁分离时C.显微镜视野调亮时D.细胞吸收水和离子时10.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液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A.A>B>CB.A>C>BC.B>C>AD.B>A>C11.向猪膀胱内注入一半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min称一次重量,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