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中始终所表达的意境。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都去过哪里呢?那里的景色如何?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那里的景色异常秀美,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题诗赞美过西湖,其中北宋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为有名,今天我们就一同去领略苏轼眼中的西湖之美吧!板书课题,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天气;地点;干什么)连起来说一说。学一首诗我们还得从了解作者开始。课前布置搜集苏轼的资料,你搜集到哪些呢?老师也搜集了苏轼的资料。(出示课件)二、初读古诗让我们赶快走进诗中,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苏轼呢?出示课件1、放声朗读,读准字音。2、把生字新词或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你们觉得这里边哪几个字特别难读?这么难读的字送到诗句中,你还会读吗?你不仅读正确了,还读出了诗的味道,以后会是一个出色的播音员,这么多同学想试,那一起来读。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理解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生:看下面的注释。生:问老师生:查字典。生:四人小组讨论。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还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反复诵读来理解,师:好,同学们,就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反复读读,来感悟诗中的意思吧。三、读古诗,感悟诗意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景色?生:我看到了湖水很美。师:你从哪句话感受到的?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师:看看这幅图画,诗中哪个词可以准确的描述出图画的美景。(潋滟)师:为什么会这么美啊?生:因为是晴天。师板书:晴方好。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晴天的西湖?师:谁能用朗读来读活这幅画?让水波荡漾起来?生读师:谁能闪动得再耀眼一些?生读。师:这么美的景色都融在诗的第一句中,女同学来试试。/男同学也来试。一个“好”字就道出了西湖的美,真是一字千金,这就是古诗的魅力。人们常说西湖晴天不如雨天,这时忽然天空飘过了一片雨云,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雨中西湖。(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我看到了烟雨迷蒙的小雨。生:我看到了如牛毛,如花针的小雨。看看这幅图画,诗中哪个词可以准确的描述出图画的美景。师(板书“空濛”)师:你读懂“空濛”了吗?生:云雾迷茫的样子。雨中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就像童话中仙境一般,师:所以诗人说——(引读第二句。)生齐读师: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雨中西湖的特点?生:奇。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雨天的西湖?句子练习: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俊美;因为有雨,西湖的()更加()。所以,当苏轼看见柳枝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当苏轼看见小桥在细雨的沐浴下更加秀美,不禁赞叹道:---------------当苏轼看见小草在细雨的滴灌下更加娇嫩,不禁赞叹道:---------------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这使作者联想到住在西湖附近的西子?你了解“西子”吗?(出示课件:西施图)师:西施到底有多美呢?哪句诗能准确的描写西施的美呢?生:(齐读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师:西施天生丽质,不管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总是那么的美。师: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的西施呢?生:因为西湖晴天美的恰如其分,雨天美的奇妙。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指名读生齐读三、四句。师: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师:你们已经把自己对西湖的理解融入了古诗之中了。你能把整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生:晴天的西湖多么美好,雨天的西湖又是那么奇妙,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的话,无论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么的漂亮。师:苏轼笔下的西湖真美啊!那么苏轼是想通过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出示课件)本诗通过作者对西湖()和()不同景色的描写,...